南關線拍面宋江陣之一

臺南市歸仁區

西勢仔黃府王爺壇拍面宋江陣

西勢仔黃府王爺壇拍面宋江陣

臺南市歸仁區

南關線拍面宋江陣之一

西勢仔黃府王爺壇拍面宋江陣

2023-11-15

「西勢仔黃府王爺壇」為保西代天府的角頭之一,本地拍面宋江陣成立迄今已逾百年,為37人陣(含頭旗),向來由庄民自組,本陣由鄰近的下山仔腳師傅前來教授,經黃漢→施雲→施春揚→施榮泰、施商路、張水盤等師傅一脈相承,主祀「梁山人馬」,每逢南關線三大王醮必組陣參與,出陣前須著裝、拍面,至今不變,甚具特色,為保西代天府「八堡」境內之名陣。

本陣成立迄今已逾百年,成員皆由庄頭居民組成,人員充足,不須外聘,每逢慶典必組陣、出陣,展現出高度認同。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款登錄基準「民間高度認同,並持續自主、自發參與」。為保西代天府境內陣頭,亦為南關線拍面宋江陣之一,能反映出此地拍面宋江陣之區域關聯性,陣頭行大禮、封刀俯首等儀禮亦展現出南關線陣頭之地方特色。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2款登錄基準「顯著反映族群或地方社會生活及文化之特色」。主祀「梁山人馬」,迄今堅持傳統服飾(具五行之象徵),出陣必拍面、著草鞋,陣式如鴟鴞陣、雙獅陣、排八城、「時遷仔」逗趣表演等,均維持傳統形式,極具特色。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3款登錄基準「其表現形式及實踐仍保留一定之傳統方式」。

相關文章

2023-11-03

張栢仲其外祖父江吉四(1877-1928)為「台南市南聲社」創社館先生,父親則係江吉四之嫡傳弟子,有南聲社三傑美名其一的張古樹(古樹先),二人皆為當時南管界不可多得之人才。 張栢仲18歲起隨父親張古樹學習南管,其天資聰穎,年輕時即熟識諸多指套、大譜、散曲(含現今極少演唱的七撩曲、過枝曲)且為「坐遍五張金交椅」之全才,精於琵琶、洞簫、三絃等樂器。 張栢仲昔日金聲社成立之時即協教於父親左右,在父親逝世後接續扶持金聲社,至該社停止活動為止;2006年南聲社館張鴻明退休後,張栢仲接任館先生至今。

2023-11-14

東港共明堂在成立當年除了聘請崁頂鄉港東村教師前來教導外,亦有神明降壇,親自傳授陣行與參禮方式,參禮方式:有個人參拜、統一參拜、開四門等,充分了解本項民俗之知識,歷年來參加團練的教練、副教練傳承各項陣頭技術都盡心盡力,民俗文化表現形式都能充分展現。東港共明堂成立屏東縣東港鎮五毒大神文化發展協會,成員大都是裝扮過五毒大神的人員為主,主要是負責五毒大神的招募及訓練,協助推動該登錄項目保存維護工作之能力與意願高。

2023-11-07

麻豆鎮「紀安宮」,創立於西元1700年,主祀東晉淝水之戰謝安,至今已逾三百多年。「麻豆紀安宮金獅陣」與本縣已登錄縣定傳統藝術「西港廣慈宮金獅陣」互為獅母與獅子,為西港香入廟時,能同時進入西港慶安宮王府參拜的兩隻獅。「麻豆紀安宮金獅陣」源於烏竹林廣慈宮現任主委謝顯森之曾祖父謝燕(俗稱燕師),約至西元1881年前後延續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其獅頭之製作仍沿用舊習,以泥土製成模型,再用牛皮紙、報紙及紗布一層一層包裹,修飾完成裱糊後,藉由日光照射整個模型成堅硬狀態,再用竹子固定後,用藤條片作為綁線,最後加以粉飾、彩繪、安裝鏡片以及鬃鬚,即完成紅獅頭。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