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舉行河的子民文化傳承

高雄市那瑪夏區

卡那卡那富族Pasika’arai(河祭)

卡那卡那富族Pasika’arai(河祭)

高雄市那瑪夏區

神秘舉行河的子民文化傳承

卡那卡那富族Pasika’arai(河祭)

2023-11-14

據耆老口述,楠梓仙溪古時名稱叫做那瑪夏,此名稱的由來,是卡那卡那富族早期先人,為紀念一名叫做那瑪夏的男子,他為了拯救族人生命而犧牲了自己性命,相傳有天那瑪夏一如往常至現今通稱楠梓仙溪流域魚獵,但他發現溪水銳減直覺不尋常,於是往上游一探究竟,眼前的景象讓他大吃一驚,巨大的鱸鰻堵住了河道,形成了巨大堰塞湖,對下游部落造成極大的安危,於是那瑪夏奮勇與巨鱸鰻拚搏,無奈不敵負傷回部落高知族人此事,沒多久即死去,族人則與山豬聯手將巨鱸鰻擊敗,部落得以回復安全。

上則傳說,透露了卡那卡那富族人自古迄今,與傳統領域內的河流關係緊密,卡那卡那富族河祭至少可追溯至三百年前以上,當時的卡那卡那富族為求生存被迫從台南玉井、楠西、南化等丘陵地區 (西來說)遷徙至現今高雄那瑪夏區行政區域,初乍時全無任何族群在此居住活動,族人們於是選擇在此委身立命,不久即發覺那瑪夏溪(即今楠梓仙溪或旗山溪上游稱呼)及其各支流蘊藏著豐富的魚蝦河鮮,提供族人常年不虞匱乏的食物來源,讓在歷經數次顛沛流離,造成卡那卡那富族人口數銳減的困境下,又看到轉機曙光。 因此楠梓仙溪兩側流域成為族人重要的活動獵食區域,族人在此捕獲充足的魚蝦食物,人丁也漸漸成長興旺,如此美好的創造及對溪流養育族人的恩澤,卡那卡那富族人遂以感恩的心真誠祭祀,並祈求天神與河神保佑族人年年豐收平安,河祭祭典常態進而孕育衍生,儀式過程中傳遞人們必須保有謙虛敬畏的態度面對山川;在生活中更要時時珍惜萬物來守護山川,如此配稱的言行才能蒙福豐賜食物來源。

相關文章

2023-11-14

邵族的行政地位在日本統治殖民時期,有時為「生蕃」,有時為「熟蕃」,有時卻又被稱「化蕃」。學術上,早期的日本學者移川子之藏(1930)小川尚義(1944)都還把邵族歸在平埔族中。到了民國時期,官方將原住民分為阿美族、泰雅族、布農族、排灣族、鄒族、卑南族、魯凱族、達悟族、賽夏族等九族,邵族人雖具有平地原住民身分,卻不被規劃為一族。民國六十一年出版的《台灣省通誌》卷八同冑志邵族篇中說:「邵族在民族學上之所屬……以往數十年間,或被認為阿里山曹族之一支,或與布農族較密切,並無定論。」邵族歸屬的爭議,一直到民國九十年有了明確的界定,成為原住民第十族。 清代水沙連六社之中,田頭(tafwale)、水裡(kankwan)、貓蘭(katafatu)、沈鹿(pawan)四社皆屬於邵族,分別居住在今南投縣魚池鄉境內 。日人在1919 年(大正八年)八月,開始興建日月潭發電廠,並因而淹沒了邵族人居住的村社。為了安頓邵族人,於1934年(昭和九年)將他們移居到卜吉社(今日月村),每祭只剩日月村一丁口分配兩分地以維持生計。現今邵族分佈於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村與水里鄉頂崁村為主,目前居民以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村較多數,祖靈有定期舉行。水汴頭聚落有一以「卜米籮」的傳統民俗,聚落在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元宵節占卜方式來問來年農事收成好壞,村民亦依照問卜結果來從事農耕,從過往迄今至少已有百年之久,從未間斷。然此民俗的起源與時間已不可考,據傳與觀音佛祖信仰有關。

2023-11-03

七股頂山代天府宋江陣創設於清領末期,傳承先人所遺留之宋江文化,亦是佳里金唐殿「蕭壟香」重要陣頭;為凝聚地方認同,村里庄人乃合組聯防力量,操演密集,聲威遠播,迄今仍定期組團出陣;自製宋江陣兵器,黑腳巾亦是其專屬辨識服飾,獨具匠心,確有文化薪傳保存價值。

2023-11-02

巫明霞女士是一位生長於戲曲世家的藝術家,從小學習了漢文、南管戲、京劇、歌仔戲等傳統戲曲,並在外台戲、內台戲、電影、電視等表演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她的演技精湛,勇於創新,展現出獨特的演藝才華,使得歌仔戲呈現豐富多樣的藝術價值,具有高度的藝術性。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