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唯一潮退祭典

新北市金山區

金包里二媽回野柳媽祖洞祭典

金包里二媽回野柳媽祖洞祭典

新北市金山區

全台唯一潮退祭典

金包里二媽回野柳媽祖洞祭典

2023-11-14

金包里慈護宮俗稱「金包里(裏)媽祖廟」,主祀天上聖母媽祖,嘉慶十四年(1809年)建,為金山、萬里地區民眾之信仰中心。而在「天后宮」(金包里媽祖廟舊稱)創建之前,金包里已建有小祠奉祀金面媽祖,地點在今日慈護宮後方的中山公園山邊,(今闢建為公共免費停車場)。此金面媽祖係於嘉慶年間,在野柳海岸海蝕岩洞(又稱媽祖洞),由林姓漁民發現這尊約8吋金面小型媽祖神像,當地尊稱為「金面二媽(開基二媽)」。

迨嘉慶十四年(1809年)「天后宮」落成時,小祠金面媽祖神尊同迎至宮內奉祀,因先抵「天后宮」,故敬稱該神尊為「開基大媽」,而野柳迎回之金面媽祖神尊敬稱「開基二媽」。後為一併供奉此一小型媽祖神像,另重塑一尊與「開基金面大媽」同樣高度之金面二媽神像,並封置於其腹內,因此「開基二媽」又稱為「腹中媽」,也是全臺少見的「媽中媽」。經過科學鑑定,就工藝、木料等現象檢測,金面二媽神像年代為日治時期或早於日治時期,並證實其腹內確存一小尊木雕媽祖神像,佐證當地民間傳說。 每年農曆四月十六日,舉辦「金包里慈護宮二媽回野柳媽祖洞祭典」活動,眾多信眾虔誠從金包里慈護宮步行至野柳媽祖洞設案參拜,各民間團體及友宮陣頭亦共襄盛舉。此一傳承活動,已持續百餘年而不輟,為金山、野柳地區特有信仰行為,更是漁村生活文化綜合力量的表現,實有持續傳承的必要。

相關文章

2023-11-14

安平城隍廟創設於清乾隆年間,為安平四大公廟之一,每年七月的城隍廟公普皆由各角頭廟輪流擔任主普,俟公普完畢,其餘角頭廟始進行私普,當地自古即有「城隍廟無普,無人敢普」之俗諺,民俗傳承迄今,至少已一百多年,安平由原先之六角頭增為十角頭,各角頭廟輪流擔任城隍廟公普的模式仍持續而未中斷,普度前之放水燈、山燈、走赦馬、牽水車藏 等儀式內涵豐富,深具在地脈絡。

2023-11-10

「遶境」出巡是台灣民間信仰最為普遍常見的活動,是指神明巡視轄區,一般神明也有所謂「溫庄」的活動。遶境出巡屬於角頭性的例行性活動,目的在巡視地方驅除邪煞、祈求合境平安。九庄媽的祭祀組織可以祭祀圈概念含概,雖無實質廟宇,但九庄媽相關祭祀活動,包括請媽祖、過爐、出巡及到食水嵙刈香,其祭祀費用皆由輪值庄頭負擔,有頭家爐主的組織,亦有巡境的範圍,可說是一個有神無廟的地方性祭祀圈。九庄媽信仰對於新社地方社會、文化與歷史具有型構「新社地方」的精神動力、為地方拓墾歷史記憶、地方文化發展根基等特殊且深厚的意義。

2023-10-13

艋舺青山宮主祀「青山王」,又稱靈安尊王,相傳為三國時代吳國孫權的將領張悃,西元212年(漢獻帝建安十七年 ),奉派駐守泉州惠安地區,因其為人正直清廉,頗受地方人士愛戴;過世後,停柩於縣衙東配室內,就棺槨砌石為壇,每年春秋祭祀,凡有新官到任,三日內必備牲禮致祭以祈求民安物阜。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