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唯一潮退祭典

新北市金山區

金包里二媽回野柳媽祖洞祭典

金包里二媽回野柳媽祖洞祭典

新北市金山區

全台唯一潮退祭典

金包里二媽回野柳媽祖洞祭典

2023-11-14

金包里慈護宮俗稱「金包里(裏)媽祖廟」,主祀天上聖母媽祖,嘉慶十四年(1809年)建,為金山、萬里地區民眾之信仰中心。而在「天后宮」(金包里媽祖廟舊稱)創建之前,金包里已建有小祠奉祀金面媽祖,地點在今日慈護宮後方的中山公園山邊,(今闢建為公共免費停車場)。此金面媽祖係於嘉慶年間,在野柳海岸海蝕岩洞(又稱媽祖洞),由林姓漁民發現這尊約8吋金面小型媽祖神像,當地尊稱為「金面二媽(開基二媽)」。

迨嘉慶十四年(1809年)「天后宮」落成時,小祠金面媽祖神尊同迎至宮內奉祀,因先抵「天后宮」,故敬稱該神尊為「開基大媽」,而野柳迎回之金面媽祖神尊敬稱「開基二媽」。後為一併供奉此一小型媽祖神像,另重塑一尊與「開基金面大媽」同樣高度之金面二媽神像,並封置於其腹內,因此「開基二媽」又稱為「腹中媽」,也是全臺少見的「媽中媽」。經過科學鑑定,就工藝、木料等現象檢測,金面二媽神像年代為日治時期或早於日治時期,並證實其腹內確存一小尊木雕媽祖神像,佐證當地民間傳說。 每年農曆四月十六日,舉辦「金包里慈護宮二媽回野柳媽祖洞祭典」活動,眾多信眾虔誠從金包里慈護宮步行至野柳媽祖洞設案參拜,各民間團體及友宮陣頭亦共襄盛舉。此一傳承活動,已持續百餘年而不輟,為金山、野柳地區特有信仰行為,更是漁村生活文化綜合力量的表現,實有持續傳承的必要。

相關文章

2023-11-06

馬蘭複音歌謠,也被學界稱為「對位式複音歌唱」,是阿美族獨特的歌唱形式。這種歌唱技法自1922年日治時期起就受到學者的關注,並在臺灣光復後得到推廣。在這個歌唱風格中,至少需要兩位或兩位以上的成年族人,其中一位男性擔任領唱,唱一段開頭的部分,然後由其他歌者接唱。通常,女性負責高音部分,而其他人則在一般音域內演唱。每位歌者都要善用自己的生活經驗,發揮技巧來改變旋律和即興填詞。在主唱者的音域中穿梭,使歌曲在過程中變化豐富,但結束時又能合為一體。這種特殊的歌唱技法在臺灣原住民中是少見的,因此享有天籟之音的美譽。

2023-10-13

風獅爺起源,目前尚無確切的資料,金門的風獅爺,據推測乃由於明代中葉之後,金門因煮鹽、海盜危患,使樹木大量減少,每屆秋冬之季,風砂肆虐,居民為風砂疾病所苦,故於迎風及路口處,設置風獅以鎮風制煞,相因而成習俗。

2023-11-13

車藏,音狀,正字為「旋」,出於道士科儀書本,有旋轉不停的意思。台灣民間有血車藏及水車藏兩種,前者糊貼紅色系列的紙花,專做超渡難產而過世的婦女;水車藏則多黏貼白色或灰色系列的紙花,主要在於超渡溺水之亡魂。 水車藏是以竹篾編紮成內外兩圈圓筒狀,糊上淺淡花紙,上下分別貼著十二尊牛鬼蛇神,按水中、陰間、天堂三種不同的宇宙空間排列。在水中的有冤魂、正義的水王和代表惡者的污穢神,還有押解鬼魂的大鬼、小鬼,審判善惡的城隍與牛頭馬面,最後則是觀世音菩薩與善才良女,頂端四角各插有一隻小三角旗用來招魂。轉動水車藏代表讓淹死的鬼魂,藉由旋轉的水車藏自水中找到上岸的方向,過去村民在水車藏上寫上祖先的名字,隨著時代更迭,現代人通常在水車藏上書寫自己的姓名、住址以示叩謝。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