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請伯公入祀並進行滿年福

高雄市美濃區

瀰濃永安庄伯公福廠入年駕祭典

瀰濃永安庄伯公福廠入年駕祭典

高雄市美濃區

迎請伯公入祀並進行滿年福

瀰濃永安庄伯公福廠入年駕祭典

2023-11-14

根據二戰後傳抄至今的《新年福彙》紀錄顯示,美濃永安庄福廠入年駕祭典行事代代被完成延續而下,歷史脈絡清晰,世代相沿成俗。該地每年逢農曆12月25日,由地區居民自主搭設福廠、迎請伯公入祀並進行滿年福,至翌年農曆正月15日新年福恭送土地伯公回駐所。儀典由客家八音開道,福首及祭典參與者從開基伯公為始,依序奉請9座土地伯公至福廠結壇接受信徒祭拜。

美濃永安庄地區每年逢農曆12月25日,由地區居民自主搭設福廠、迎請伯公入祀並進行滿年福,至翌年農曆正月15日新年福恭送土地伯公回駐所,根據二戰後傳抄至今的《新年福彙》紀錄顯示,祭典行事代代被完成延續而下,歷史脈絡清晰,世代相沿成俗。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款登錄基準「民間高度認同,並持續自主、自發參與」。儀典由客家八音開道,福首及祭典參與者從開基伯公為始,依序奉請9座土地伯公至福廠結壇接受信徒祭拜。儀式特色有敬天公、夜間三獻禮、穿著禮服、登席制度、跨庄信仰圈、以「竹牌」象徵伯公等等,民俗信仰與人民生活合而為一。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2款登錄基準「顯著反映族群或地方社會生活及文化之特色」。迎伯公、滿年福、奉祀福神、新年福和送伯公等階段,有著完整 的祭儀,祭典雖簡單,場面亦不大,但溫馨敦厚樸實,保留客家習俗最具美感的文化內涵。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3款登錄基準「其表現形式及實踐仍保留一定之傳統方式」。

相關文章

2023-11-13

大成至聖先師釋奠典禮為祭孔典禮的正式稱法。「大成」為孔廟的代稱,「至聖先師」為孔子的尊稱,「釋奠」語出《禮記》,為祭祀過往聖哲師尊的祭典。換言之,其意涵為,在孔廟祭祀孔子的典禮。釋奠在周代之前,為祭祀先賢的祭典,除四季固定舉行外,則是天子視察學校或祭祀先師的祭典。孔子去世之後,最早僅以家祭在曲阜孔廟祭祀,至漢高祖12年(公元前194年),漢高祖經過魯地時,以太牢(古代中國最高規格的犧牲祭祀,以1頭全活牛作犧牲,僅限於對天或天子)祭孔子,祭孔規格提升為帝王之禮。正始2年(公元241年)魏齊王以「釋奠」禮在辟雍(皇宮內供貴族弟子教育與祭祀的學院)祭孔,開釋奠祭孔之例,此後祭祀地點由孔廟轉為國學,並逐步制度化。隋文帝時尊孔子為「先師」,並正式規定以「釋奠」禮祭孔,遂發展成為祭孔專用典禮形式。

2023-11-02

「壯三新涼樂團」作為宜蘭縣內唯一從事老歌仔薪傳的民間團體,一直以來致力於保存和傳承這份珍貴的文化遺產。他們的演出不僅具有高度藝術價值,更是對當地傳統歌仔戲的生動演繹,使得這門古老的藝術形式得以繼續繁榮。

2023-11-03

王藝明布袋戲團是台灣布袋戲界的重要代表,屬於南管派的其中一支戲團。在布袋戲的發展歷程中,不同地區形成了南管、北管和潮調三大派流,而王藝明布袋戲團則深耕於南管派的傳統,為台灣南部地區的布袋戲愛好者帶來了豐富多彩的戲劇體驗。團長王藝明是布袋戲大師黃俊雄的弟子,承襲了師傅的技藝與傳統,並將其發揚光大。該團的表演風格獨特,王藝明在演出中扮演所有角色的對白與念白,成為戲中的掛牌主演者,展現了他的演技和才華。不僅如此,王藝明布袋戲團的演出場地也別具特色,他們的戲棚在正面一側開有一個洞口,王藝明常常站在洞內進行口白演出,這種演出方式為觀眾帶來了獨特的視覺和聽覺感受。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