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達八天的盛大祭典

屏東縣東港鎮

東港迎王平安祭典

東港迎王平安祭典

屏東縣東港鎮

長達八天的盛大祭典

東港迎王平安祭典

2023-11-14

東隆宮主祀溫府千歲,相傳大約在清康熙45年,由先民攜香火隨祀,因神威顯赫,有求必應,故興廟永祀。初建於「舊東港」故地,因山洪汜濫沖毀廟基,遷至「太監府」,後又颱風巨浪刮失,再次以海上漂來木材遷建至現今所在地建廟。 東隆宮一樓主祀溫府千歲,二樓奉祀倉頡和孔孟,三樓則奉祀玉皇上帝及南北斗星君、太上老君 、魚籃觀音、及值年太歲。 東隆宮的建築,首見三川牌樓,雕作幅巨,剪黏工緻,金箔層疊,夜幕中更顯耀眼。廟殿主體為三殿五門,南式翹脊,重簷聳立。雖是重建,但內室仍保留清領時期格局,神龕木作刀落栩生,翻天仰地,百年金身高坐,香煙嬝繞,佑民護境,千秋俎豆,楹聯書體、款款撰揮,處處皆可停步欣賞民間工匠傳統藝術之美。 東隆宮為東港的信仰中心,主祀溫府千歲,相傳溫府千歲姓溫名鴻,字德修,生於隋煬帝大業5年(西元609年),山東省濟南府歷城縣白馬巷人,適逢唐代貞觀年間,太宗李世民微服出遊,溫鴻捨身救駕有功遇險的皇帝,獲親賜進士出身,一起救駕的36人也一併賜封進士並義結金蘭,隨後36進士奉旨巡行天下不幸出海觸礁沉船同時罹難,太宗痛失功臣,信其成神之說,追封「代天巡狩」,是航海保護神,並建巨舶,王船上御書「遊府吃府,遊縣吃縣」。

每三年一科的東港迎王到來時,東港地區多數人都要放下手邊的工作,共同參與迎王祭典,東港人如此的團結合作而虔誠的力量,據說是因1684年清政府在東港設置下淡水巡檢司署以後,最早的十任巡檢除第四任沈朔昇告老還鄉、第十任馮吉因病去職外,其餘八任巡檢均死於任內,有俸祿的官員尚且因水土不服而亡,更何況是平民百姓。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只能寄託於神明,期望神明能保佑全家性命,能藉由王爺庇佑,將不好的瘟神押解上王船,隨著代天巡狩的王爺和王船一起離開,賜福百姓。千歲爺由海邊來,自然要由海邊將衪送走,因而須遵循古法建造王船做為千歲爺離開的交通工具。 東港迎王平安祭典聞名全台,祭典中的王船,因為肩負著祈福、消災、解厄的任務,所以王船的建造過程,都是遵照古法。造王船是大工程,光是建造王船的木材,就要花上百餘萬元,王船的造船師傅,更是義務參與,在兩年前就開始進行規劃,每次的王船,都是要凝聚全區民眾的心力,無怨無悔的奉獻,可稱得上是東港地區的『全民運動』,也因此為東港贏得「王船故鄉」的美譽。

東隆宮的東港迎王平安祭典,由於傳承著東港地區的開發歷史,加上祭典的時間長、規模大、壯觀的王船、以及參加的廟宇鎮眾多外,最主要的原因是祭典科儀一直保持著清領時期祀典禮儀,並嚴格遵守老一輩所傳下來的規矩,帶著神秘莊嚴的氣氛,因而有『北西港,南東港』的美譽,也就是說全台迎王平安祭典,北以台南縣西港慶安宮最為有名,南則以東港東隆宮為最。 東港迎王整個祭典由13項程序步驟聚集而成,前後重要儀式有請王、繞境、法會、送王等,往往要費時一週。在祭典期間,各廟宇、鸞堂都會自組陣頭,陣頭中各家神將的造型,都是其他地區廟會所罕見。尤其是神將們的「臉譜」,各代表著他們的元神、職司、法力,講究的謹慎態度,更是圈外人無法想像。 請水法會在鎮海公園舉行,不論是本地的廟宇、鸞堂,或是外地的助陣神轎,都會在午時以前到場。以便迎接來自原鄉的「代天巡狩王駕」。從請水法會一直到送王期間,每天晚上都會有入廟的儀式,東隆宮前面的大廟埕,就成為各陣頭「拼陣」的好地方。

王船造好後,擺在東隆宮前廣場供信徒膜拜,並放置行程中所需要的所有物品,舉凡食、衣、住、行、育、樂皆有,且要遵守船艙簿的記載來添載,不可任意增減。平安祭典的第八天凌晨各級總管恭請千歲上轎,從東隆宮緩緩移向鎮海里海邊,王船到達定位後,一袋袋的金紙及各式添載將王船堆成矗立的雄姿王船兩側掛36盞省份燈,恭請王駕上王船,時辰一到,在幾萬人圍觀下,王船在沈香粉及金紙的助燃下燃金送王,轉成熊熊烈火,場面壯觀。 在王船開始燒的同時,東隆宮祭典科的人員會廣播要求轎班將涼傘收起來,帽子、腰帶等解下,尤其不可再敲鑼打鼓、大聲喧嘩,原因是在王船上已載滿數天來遶境時所收服的邪怪,傳說在王船出發後若尚有聲響,則船上已被收服的不祥之物將會循著人跡而還,偃旗息鼓也就成為東港迎王的最後一個步驟,就此落幕。

相關文章

2023-10-13

天燈又名孔明燈,起源於三國時代,相傳由諸葛亮 (孔明)首創,當初為了要在城內傳遞軍情,利用熱氣球原理製成孔明燈,以利聯絡。至於平溪天燈由來,據當地耆老口述始自前清道光年間,大陸沿海民眾先後移居該地開墾,時有盜匪作亂,騷擾村民,村民因而時需避難山中,一旦危機解除,方由村中留守之壯丁以施放天燈為號,通知村人返家。其後時局漸定,施放天燈卻因此而成為平溪特有之傳統民俗。

2023-10-13

澎湖地區的傳統蒙面習俗為適應澎湖特殊天候條件而形成的,澎湖地區特有的傳統衣飾。地處亞熱帶的澎湖群島,夏天有驕陽如炙,冬天有鹹風肆虐,婦女長年在潮間帶捕魚及在田野裡耕作,臉、眼、髮、膚很容易受到鹹風烈日的傷害,因此出門勞動時皆習慣以毛巾以及約3台尺見方的布巾將整個頭臉包裹起來(只露出眼睛),以防被灼傷。因蒙面者多為女性,故有「蒙面女郎」的別稱,但亦有極少部分的男性作蒙面裝束。近年來因為社會型態轉變,年輕一輩多不再從事農漁生產,以致蒙面的習俗已逐漸式微,但澎湖傳統蒙面的包覆法仍具相當的特色。

2023-11-07

施朝養先生具有豐富的車鼓陣藝術知識、技藝與文化表現形式,並能正確體現和維持傳統精神。他的表演風格不僅充分保留了車鼓陣的傳統套路,還在演出中加入自製道具,豐富了表演內容,提升了車鼓陣藝術的內涵和趣味性。他積極傳承車鼓陣藝術,自1983年開始教學傳承,並在彰化地區多個地方進行傳習,展現了高度的傳習能力和意願。在文化脈絡下,施朝養先生的演出不僅技藝純熟,還運用宏亮的嗓音、押韻流暢的台語,富有鄉土味的音質,生動活潑的音樂曲調與唱詞,表現出逗趣的小戲歌舞,展現了彰化地區民俗慶典的特色。他是彰化地區車鼓陣藝術的重要保存者,符合傳統表演藝術的登錄認定標準。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