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大武壠族文化不遺餘力

高雄市甲仙區

大武壠小林平埔夜祭

大武壠小林平埔夜祭

高雄市甲仙區

保存大武壠族文化不遺餘力

大武壠小林平埔夜祭

2023-11-13

目前小林的平埔祭典,主要以農曆九月十五日太祖夜祭為主,農曆三月十五日的禁向,已停止舉辦。小林夜祭,為大武壠社歲時最重要的信仰儀式,立向竹、獻祭及牽戲為其祭典核心,具有傳統性與獨特性,顯映大武壠社的風俗習性。每逢農曆九月十五日清晨族人即上山砍向竹,並合力製作公廨中的各項器物,如向竹、向笴、三色布、頭圈、竹刀等「換新」並祭拜。下午,族人攜帶肉、酒、米買(糯米作成)、檳榔、香煙等祭品至公廨祭祀太祖,祭祀完後將祭品擺放在另一廣場,讓參與族人一起分享共食,夜間則進行公祭與牽戲(曲)。

大武壠小林平埔夜祭仍保有許多傳統祭儀,社區中仍有許多族人會吟唱古老的牽曲,祭品亦保持傳統,祭典由「砍向竹」以始、會親表演以終,是高雄地區平埔族群極具地方特色的祭祀活動,具有高度保存價值,並有固定保存團體。

相關文章

2023-11-03

為五甲馬使壇專屬陣頭,並參與山西宮王醮繞境活動,在關廟的三團化妝式宋江陣中算是比較完整者。為原台南縣內少數拍面之宋江陣,服飾講究,儀式完整,具特殊性與地方性。表演內容為上代所傳,一代傳一代,在關廟的廟會慶典中相當具有特色。

2023-11-13

土城仔指的為臺南市安南區土城仔聚落,庄廟為主祀鹿耳門媽祖與五府千歲之鹿耳門聖母廟。並以鹿耳門聖母廟為中心分成「頂堡」、「下堡」。形成了鹿耳門聖母廟的核心信仰圈,構築土城仔香之基礎,在含括七股、佳里、安南區其他聚落形成碩大的「土城仔香」。土城仔保安宮與鄰近角頭於清末日治出開始參與西港仔刈香,屬西港仔刈香72庄之「往鹿耳門請水」及「往土城仔請媽祖」。1958年(民國四十七年)西港仔戊戌香科,因迎請北港媽作客事件,土城仔及鄰近角頭、聚落退出西港仔刈香。爾後連續二年土城人士以鹿耳門媽祖聖誕之名義辦理媽祖出巡安南區,鞏固鹿耳門媽之信仰,成為日後辦理土城仔香的基礎。1961年(民國五十年)首辦辛丑年土城仔香科,西港仔刈香在此年也恢復到鹿耳門溪畔請水,1964年(民國五十三年)甲辰科西港仔刈香便改到鹿耳門天后宮請媽祖至今。而聖母廟至1961年(民國五十年)首辦辛丑香科後,便訂於每逢丑、辰、未、戍年之3月中下旬舉辦,每科刈香繞境3日。因脫自西港仔刈香,鹿耳門聖母廟所辦理之刈香,內容也有程度上與西港類似,也是香、醮合一,其內容包含刈香遶境及王船醮典。而聖母廟為與其他宗教活動有所區別,喊出「鹿耳門媽香.五府千歲醮」,至今以「土城仔香」之名併列南瀛五大香之一。

2023-11-07

復興閣皮影戲團保留傳統潮調唱曲,還保持了臺灣皮影戲傳統的戲偶造型與色彩。他們的全臺巡演和國際演出,使臺灣的皮影戲藝術得以傳播至世界各地。同時,他們的教育研習和文化展演工作,為臺灣皮影戲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希望這個團隊能夠繼續在藝術和文化領域取得優異的成績,繼續為臺灣皮影戲的繁榮不懈努力。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