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埔大武壠族人辦祭祀太祖祭典

高雄市甲仙區

大武壠阿里關太祖祭典

大武壠阿里關太祖祭典

高雄市甲仙區

平埔大武壠族人辦祭祀太祖祭典

大武壠阿里關太祖祭典

2023-11-13

早期大武壠社群的生活準則是在雨期耕作,在旱季射獵,具有明確的作息規範,其規範的推動乃是透過祭祀儀式來強化,透過儀式以禁止不可從事的行為,稱之為「禁向」,每年一進入禁向期間,族人就必須遵守許多禁忌;而透過祭祀儀式來解除禁忌,則稱為「開向」。開向後任從射獵、歌舞、婚嫁不妨。足見信仰與其生活之密切關係。

阿里關太祖祭祀在農曆9月15日舉行,是為「開向」,隔年3月16日為「禁向」,這些祭典都必須祭祀太祖。過程及重要儀式特徵如下:換向水、立向竹、祭祀太祖則由族人準備米買、檳榔、金紙、香枝、酒、香煙、豬肉等物到公廨內獻祭。獻祭時唱「班壓」、「搭母勒」,向太祖稟報獻祭的祭品。祭祀後族人在公廨前廣場牽戲。

阿里關太祖祭祀文化仍保有舊日多數儀式規範,社區中仍有耆老會吟唱古老的牽曲,祭品亦保持傳統,是高雄地區平埔族群極具地方特色的祭祀活動,具有高度保存價值,並有固定保存團體。

相關文章

2023-11-14

嘉慶十四年(1809年),海盜蔡牽入侵淡水,騷擾北臺。蘆洲勇士、壯丁前往支援征戰,協助淡水泉州人,未料鄰近的漳州人引兵犯境,又引發了漳泉械鬥,蘆洲父老遂求助國姓爺庇佑,才得以化解危機。蘆洲地區居民感念國姓爺,自道光十七年(1837年)開始三年一醮祭祀,初以國姓爺畫像為祭拜對象,於田仔尾李宅等地祭祀;同治元年(1862年)湧蓮寺建立,大正八年(1919年)地方人士倡議於湧蓮寺後殿興建懋德宮,主祀國姓爺,從此由湧蓮寺統籌辦理此一地方重大醮典。因為這一起偶然的歷史事件,開啟了蘆洲居民一百八十多年來對國姓爺三年一醮的建醮祭祀,從清末蘆洲即曾舉行國姓醮,並形成傳統。

2023-11-14

磺港港口是磺溪下游的出海口,為一河口港,早在300年前的荷西時期因大屯火山開採硫磺而成為重要的輸出港。在地理上因金山岬阻擋了冬天強勁的東北季風而成為良好的避風港,加上周遭海域漁業資源豐富風,使磺港成為金山地區最重要的漁港,而金山著名的八景-「磺港漁火」,就是本地自然與人文環境相結合的最佳寫照。

2023-11-07

清雅樂府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的相關審查基準。他們保存了傳統南管音樂的特質,具有泉州移民文化特色,並繼承了傳統的工尺譜特色,具有特殊性。南管音樂在臺灣有悠久的歷史,與地方文化發展密切相關,具有地方性意義。經過本市傳統藝術審議委員會議審議,清雅樂府被認定為符合藝術性、特殊性和地方性等三項審查基準,因此值得登錄保存。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