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派(祖師張朝陽,傳張清根先生,再傳張錦濤先生),陳明山先生師承張錦濤先生。 遷居嘉義縣後,開枝散葉,傳徒張水清、洪武雄、陳明山、林丙皇、,洪武雄傳徒賴登祥,今之戲劇布景彩繪工作者,師承可說源於嘉義縣,故有「嘉義縣是戲劇布景的故鄉」之說。 (二)陳明山師承臺灣民俗戲劇布景祖師張朝陽的第三代傳人張錦濤為師,學習布袋戲、歌仔戲等傳統戲曲布景,早期曾是黃海岱、黃俊雄布袋戲團專任布景彩繪師,目前專門從事醮壇、藝閣及傳統布袋戲劇布景等相關彩繪,作品題材多以五顏六色的布景龍、鳳、麒麟等吉祥物為主。
布袋戲最原始的演出型態,一般認為是「肩擔戲」。肩擔戲一詞最早見於1795年(清乾隆60年)。 布袋戲在發展之初,主要是在室外,俗稱為:野臺戲(外臺戲),因此在戲臺設計上便傾向於拆卸與攜帶的便利性。基本上布袋戲的演出戲臺有兩種,一種是肩擔戲,這類江湖賣藝的布袋戲,其舞臺比較簡陋,以其扁擔撐起為之,或者是以其隨身攜帶的戲籠為之,這類簡易的舞臺主要是配合他們四處演唱賣藝的需要,因此在運輸上力求簡便,要求一個人就能將所有家當隨身攜帶,並且善加利用,如此才可物盡其用,迅速移動。 日治時期臺灣的布袋戲班為了避免彩樓在製作、搬運、使用、存放以及影響演員演出等不利的因素,又必須滿足觀眾欣賞要求,逐漸模仿自中國大陸來臺戲班的戲臺布置,將平面寫實繪畫布景的方式應用在布袋戲戲臺。 戰後布袋戲的表演從彩樓進展到鏡框戲臺後,隨著舞臺尺寸的加大,布景畫布取代了原來的木雕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