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雕刻藝術顛峰

臺南市北區

茄苳入石柳-陳南陽

茄苳入石柳-陳南陽

臺南市北區

傳統雕刻藝術顛峰

茄苳入石柳-陳南陽

2023-11-08

陳南陽是台灣傳統木雕工藝的傑出藝師,他於1960年畢業後,跟隨陳火木藝師學習茄苳入石柳工藝。在學徒時期,他主要專注於學習木雕的基本技巧,從辨識木材到研磨木工工具,逐漸熟練各種刀法。他在學徒時期學習了茄苳入石柳工藝,並在1962年出師後開始進行廟宇雕刻工作。

在早期,他參與製作日本外銷的「欄間雕刻」,主要負責繪製雕刻所需的圖稿。後來,他回到台灣,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繼續從事傳統木雕工藝的製作。他與陳火木之子陳燦亨藝師合作,共同製作茄苳入石柳製品,其中南陽師負責繪製畫稿,交由陳燦亨藝師實際製作。

雖然在2000年代後,陳南陽與陳燦亨分開,在各自的工作室獨立工作,但他仍持續提供畫稿給陳燦亨藝師使用,並延續傳統木雕工藝的傳承。陳南陽的工藝技巧和繪畫才華使他成為台灣木雕工藝領域的重要人物,對於這門傳統藝術的保存和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相關文章

2023-09-18

「毫芒雕刻」又稱「微雕」,是在細小的材質上,如米粒、貝殼、象牙、龜殼、珊瑚、鱗片等材質上,雕刻出微細肉眼難以辨識的文字或圖案,故有:「芥子中藏大千世界,芒雕中見千古絕技」的說法。 中國發現最早的毫芒雕刻

2023-11-09

莊武男師承洪寶真,從事傳統建築彩繪逾60年,瞭解彩繪各項工序流程,具彩、繪、畫之技能,並熟知傳統彩繪打底、工具製作之傳統知識。其彩繪佈局華麗飽滿、線條柔順流暢、用色典雅豐富、圖案運用靈活,尤以垛頭彩繪見長,為臺灣極具代表性的彩繪藝師。莊武男早年收徒多人,並持續於社區大學教授寺廟彩繪課程,長期投入傳統彩繪技藝之傳授,亦編撰打底、製筆工藝等教材,具備高度傳習意願及熱誠。莊武男熟悉傳統建築彩繪工藝與工序,並堅持採用南式彩繪工法,為文化脈絡下的適當保存者。

2023-11-01

無論從傳統到創新的風箏在造形上,色彩上均具有美術價值,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二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一目,具藝術性。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