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裡人間國寶百歲漆藝

南投縣草屯鎮

漆工藝-王清霜

漆工藝-王清霜

南投縣草屯鎮

工廠裡人間國寶百歲漆藝

漆工藝-王清霜

2023-11-08

王清霜先生製作的漆器不僅僅是古昔生活用品,更具有藝術價值。他的漆藝在髹漆和高蒔繪方面表現出色,在台灣漆藝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題材具有地方特色,呈現出台灣鄉土文化,並且展現了高難度的蒔繪技法。由於他的漆藝已經瀕臨失傳,因此具有承先啟後的重要意義。這些特點使得王清霜的漆器在藝術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值得被保存和傳承。

漆器為古昔生活用品,王清霜先生所製作漆器除生活運用外,其漆藝高尚精妙,在藝術上具有重要價值,在藝術史上具承先啟後之地位。

相關文章

2023-11-09

黃福壽熟知玉雕知識及操作工具之技巧,其創作多取材自鄉間田野的花鳥草蟲,尤其精於刻劃四時花葉的莖脈肌理以及蝗蟻蜓蝶的羽翼、肢足和觸鬚等微小細節,且作品明顯跳脫傳統題材和技藝的窠臼,不僅料、工、形、紋渾然天成,其心靈手巧和場景營造亦不落俗套、自成一格。黃福壽現有傳徒,並在大專院校及工藝中心等地開授玉雕課程,傳習意願積極。黃福壽從事玉雕工藝四十餘年,初期從臺灣民間工廠式的造型加工入手,經自我進修、觀摩學習,並改良機具工具,而逐漸轉型,投身於創作,迭有表現,在文化脈絡下為適當者。

2023-11-09

蔡明堂的作品被廣泛應用在知名的公廟,例如朝天宮、慈誠宮、保安宮等,這些作品不僅顯著地反映了特定族群或地方的生活特色,而且具有代表性。他的技術不僅局限於錫器,還包括銅和鐵等金屬材料的施作,展現了他多才多藝的一面。蔡明堂的創作豐富多樣,為台灣的金屬工藝增添了獨特的藝術價值。蔡明堂是的作品不僅具有高度的美感,而且展現了他精湛的技藝和對古老錫器製作技術的傳承。他來自一個錫器製作世家,並且繼承了家傳的工藝流派。他擅長保存並應用古老的「入銅」技術,並將其結合到錫銅工藝中。

2023-11-10

保存者生平或保存團體創立沿革 排灣族木雕(泰武鄉)技術保存者沈萬順(Terorelailai,得路的·來賴)於1950年11月17日生於屏東佳興部落舊社。國小畢業後跟隨父親沈秋大學習木雕。直到父親八十歲過世後,於1996年他開始接手父親的木雕事業,在1997年,沈萬順以個人名義發表了第一件作品「母愛」。之後他積極參與每年一次的全國原住民大賽,在 2000年時獲得全國文藝季原住民木雕獎器物類第一名。萬順的雕刻風格承襲其父親沈秋大,以難度較高的立體木雕為主,甚至常有巨型雕刻的作品,而彩繪是其常用技法。沈萬順的木雕作品上色技巧與用色習慣同樣承襲自父親,通常以油漆上色,木頭原色為基底,再施以黃、紅、白、黑等色點綴,透露出原住民與土地共生與共榮的關聯性。在刻劃人物上,沈萬順以粗厚矮壯的身軀、臉部鮮明的T字部位,形成純樸堅毅的人物造型風格 。作品特徵為臉部有明顯的雙眼皮與高鼻梁,左、右鼻翼有裝飾性的弧線,嘴角含笑,顯得獨樹一格。此外,沈萬順所代表的沈家,與同在佳興部落發展雕刻的高家,兩家風格差異最大之處在於人像臉部所面對的方向。高家的創作中,人像臉部大多偏向左側或右側;而沈家的人像雕刻則是臉部朝前,沈萬順的木雕人像作品中,幾乎全部都是臉部朝前,僅有極少數的一、兩件人像作品臉部朝向側面 。沈萬順的作品中,不管是大型的人物木雕或木桌椅,皆深刻地體現排灣族部落文化,並有深厚的部落意識,連結部落土地與族群歷史,呈現排灣族貴族平民階級社會的特色,以及傳統生活樣貌。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