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藝術接班人

屏東縣滿州鄉

滿州民謠-張錦桂

滿州民謠-張錦桂

屏東縣滿州鄉

傳統藝術接班人

滿州民謠-張錦桂

2023-11-08

張錦桂具有豐富的民謠知識和技藝,參與了「文化部重要傳統藝術滿州民謠—張日貴傳習計畫」並且在計畫結業後擔任教學助理,指導滿州鄉境各中小學的民謠社團和社區民謠班。他積極參與詩詞創作和演唱比賽,並且在國內外多項音樂展演和交流活動中取得佳績。他不僅具備傳統曲調、月琴彈唱、即興演奏和創作新詞的知識和技藝,還展現出顯著的傳習能力和意願。

張錦桂所演唱的歌謠曲風符合滿州地區長期以來的文化傳統,表現了民謠曲風的抒懷先民生活和悲切之感。他的活動基地設於滿州民謠協進會與滿州民謠館,兼具傳承和休閒的功能。在文化脈絡下,他被認定為傳統表演藝術的適當代表者,具備登錄的條件。

相關文章

2023-11-02

賴義發先生擁有近八十年的八音演奏經驗,精通各種八音樂器,並在各地進行演出。他的師承和技藝反映了客家八音的知識和文化脈絡,具有代表性。賴義發先生不僅擁有豐富的八音演奏經驗,還有傳承客家八音的能力和意願。他的學習過程中曾向多位老師學習,表現出對於傳統藝術的熱愛和傳承的決心。賴義發先生的學習和表演活動都發生在客家文化的脈絡下,他的演奏活動貢獻了客家八音藝術的保存和傳承。

2023-11-03

雅正齋相傳距今兩百多年,但確切時間有資料可尋者應在較晚期之後約大正10年(西元1921年至西元1931年),是雅正齋的全盛時期,館址設於主持人黃殷萍泉州街之住宅,民國39年(西元1950年)館遷至天后宮;民國45年(西元1956年)曾一度中斷而解散,至民國54年(西元1965年)重新落腳於鹿港新祖宮,民國69年(西元1980年)館址遷至中山堂老人會館至今。本縣南音文化傳承之重要標竿,極具有地方特色,值得登錄為本縣「傳統藝術」團體。聚英社在本縣南音文化傳承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成為當地南管音樂的代表性團體。這支樂團具有深厚的地方特色,展現了當地南音文化的獨特魅力。因其對於傳統南管音樂的貢獻,鹿港聚英社南管樂團被譽為本縣「傳統藝術」團體,得以延續並傳承南管音樂的精髓。

2023-11-14

Miatungusu(聖貝祭)是拉阿魯哇族最重要祭典,內容與早期文獻紀錄吻合,具有傳統性與歷史性。此祭典藉由儀式及歌舞再現歷史,不僅顯示聖貝(代表祖靈)的神聖性,亦於儀式中再現族群遷徙歷史,更反映了拉阿魯哇族社會制度、狩獵、出草、飲食、歌謠與舞蹈,具文化性。族人及各家族均參與儀式及活動,凝聚族人向心力及認同,具典範性。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