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方口獅文化

新竹縣芎林鄉

客家獅

客家獅

新竹縣芎林鄉

傳承方口獅文化

客家獅

2023-11-08

在早期的台灣,移民社會中存在著不同的地域、語言和文化背景,形成了不同的社群劃分。芎林地區由於地理環境的特殊性,形成了多個以地緣或姓氏為主的散村聚落,客家獅團體多由具有血緣關係的家族或宗族社會所組成。在土地拓墾和資源競爭的環境下,家族和宗族成員團結起來,學習武術,保衛家園。客家獅藉著武術的核心精神,結合了舞獅文化,漸漸發展成為獨特的「客家獅」。

隨著社會的發展,客家武術從保衛性質轉變為凝聚家族向心力和強身健骨的客家拳術。在吸收獅藝文化的影響後,客家獅成為了農忙閒暇時的娛樂表演,也是年節喜慶活動中的重要元素。然而,在進入工商業社會時期,傳統客庄聚落因社會變遷而受到影響,客家武獅文化逐漸式微。

近年來,隨著社區營造和地方意識的興起,芎林地區的地方性獅團開始致力於客家獅文化的保存和再造。這種表演藝術融合了武術、舞蹈、音樂和戲劇,具有豐富的地方特色,也承載著台灣族群移墾歷史和社會變遷的記憶。它不僅具有文化價值,還反映了當地社群的生活和價值觀,是台灣傳統表演藝術中的重要一環。

相關文章

2023-11-03

南管音樂是台灣漢族的重要傳統音樂項目,其固有的傳承制度使得音樂的詮釋和表演具有高度的藝術性。這種音樂在藝術性上既充滿古樸色彩,又具有精湛的技藝。然而,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中,這種古老的藝術形式面臨著逐漸失傳的危機。張鴻明先生作為南管音樂的保存者,在南管音樂的歷史、傳承以及藝術性方面呈現了完整的代表性。他不僅在音樂領域取得卓越的成就,還致力於培養後進人才。他的努力和貢獻使得他成為台灣南管音樂的典範,代表著這個古老藝術形式的傳統和價值。

2023-11-13

祭祀太陽為自然崇拜之一環,古籍《拾遺記》載「炎帝神農築圓丘以祀朝日」,顯示太陽祭祀歷史之久。唐代設置 2 月 1 日為中和節,並被視為太陽星君的誕辰,另有以農曆11月19日作為太陽星君之誕辰。 太陽公信仰散見於臺灣,以臺南、高雄最密集,而以九豬十六羊之供品的太陽公祭祀目前則集中於臺南府城;九,為陽數之極,音與閩南語「救、久」相仿,而「豬」係與明朝國姓「朱」同音,「羊」與「陽」同音,象徵國君,而十六羊則代表明朝16位皇帝。這三元素之太陽公信仰主流說法,以照此脈絡延續至今,成為我們所見之面貌。

2023-11-13

新營太子宮為臺灣太子廟信仰的開基祖廟之一,神像歷史悠久,分靈遍及海內外,更擔任北港朝天宮、鹽水港護庇宮、臺南大天后宮等廟之先鋒官一職,再加上懸於舊廟正殿上方的「奉玉旨勒令」旨牌,這些不同形式的「權威」使得新營太子宮逐漸形成臺灣三太子信仰之祖廟,而名揚內外。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