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樂陣斯土記憶

臺南市麻豆區

集英社太平清歌

集英社太平清歌

臺南市麻豆區

百年樂陣斯土記憶

集英社太平清歌

2023-11-07

太平清歌為臺南本地重要南管系統歌館文化,並有其特殊流派特色以及地方俗民藝術文化趣味。麻豆巷口集英社創設於日治時期,與麻豆昔時迎暗藝有關,已傳承至第五代,仍見活力與傳承動能,且保留南管曲樂80首以上,人人可彈拉唱曲,前後場均可互換,具藝術價值。

「麻豆巷口集英社」創設於日大正6年(1917),當時僅稱「巷口太平歌」,至今已101年,目前傳承至第五代。「太平清歌」屬南管音樂系統,不僅保存了漢朝、唐朝、宋朝等音樂樂器及樂譜的體制,同時也保留南管曲樂80首,幾乎都是古曲,聽起來非常的典雅,充滿古意,深具藝術價值,非常值得保存。「太平清歌」為南管系統,又稱太平歌、天子門生、天子文生、乞食歌、品管、歌管等,目前主要分布在台灣西南部沿海一帶,尤以台南為多,是本地重要南管系統歌館文化,有其特殊流派特色以及地方民俗藝術文化趣味。

相關文章

2023-11-02

范姜新熹是桃園縣客家八音界的傑出教育者和藝術家,自十三歲開始學習客家八音,並在十七歲時開始教授八音,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豐富教學經驗。他所教授的學生遍及桃園縣,約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八音樂手都是他的學生,人數達三百人以上,顯示了他在八音教育上的卓越貢獻。

2023-11-03

「uyas kmeki」這種祭典舞蹈歌具有複音歌唱的特色,其精髓在於領唱者的即興領唱和領舞。在過去的歲月裡,有能力擔任領唱的人才在部落間代代傳承這項傳統藝術,然而現今傳承機制已經不再存在,這使得這種傳統藝術面臨瀕危的情況。

2023-11-02

新永光歌劇團第一團是台灣保存採茶戲曲傳統藝術的重要團體,憑藉近五十年的傳承與經驗,他們成功將客家山歌、棚頭、相褒、俚語等台灣客家表演文化精華融入劇中,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這些劇目不僅僅是一種演出,更是對客家語言文化的珍貴呈現,彰顯了台灣土生土長的劇種之一。他們的劇本、舞台道具等相關資料應當被保存與記錄,以保護這份富有地方特色和流派特色的藝術遺產。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