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霸尖山下的童謠

苗栗縣苑裡鎮

泰雅大坪部落Pana’wagi傳統歌謠

泰雅大坪部落Pana’wagi傳統歌謠

苗栗縣苑裡鎮

大霸尖山下的童謠

泰雅大坪部落Pana’wagi傳統歌謠

2023-11-07

Pana’wagi為苗栗泰雅族汶水群大坪部落傳統歌謠,完整保存該族群將消失的吟唱藝術,吟唱者藉以傳達內心情思、彼此意見,甚至對於傳統祭儀文化內涵的呈現。歌謠內容豐富,具體表現部落特殊文化,且歌謠形式與隱喻的內涵兼具地方色彩及特殊性,特別是即興對唱形式,具文化資產登錄價值。

劉國基,生於昭和十六年(1941年),居住於苗栗縣泰安鄉清安村的Mabatuan大坪部落,是頭目家族的成員。他以謙遜和親躬的態度參與部落的各項生命禮俗活動,並且是部落大學中泰雅文化藝術教學的教師,尤其擅長傳授泰雅傳統歌謠。他的女兒劉麗玲則是一位研究汶水泰雅語言的教師,負責編撰教育部的族語教材。

另一位重要的耆老是劉秋元(Akiyu na Yuraw),他來自Mabatuan大坪部落,是一位傳承泰雅族傳統規範、歌謠和製作傳統生活器物的能手。儘管他的家族在部落中地位不顯赫,但他以謙和恭遜的態度受到族人尊敬。他擅長製作藤編器物和口簧等傳統工藝,並且在部落的生命禮俗活動中扮演重要角色。

另外,劉秋梅(Kagaw na Yukih)也是部落中的重要人物,她來自Mabatuan大坪部落,繼承了母親劉張長春的編織技藝。她擅長製作Iumamu桃花等編織作品,技藝高超,被譽為壇織織頂尖的耆老之一。

這些耆老不僅在傳承泰雅族的傳統文化和技藝方面具有卓越的貢獻,也在部落的生活禮俗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受到族人的尊敬和信賴。他們的傳統知識、技藝和經驗對於泰雅族文化的保存和傳承至關重要。

相關文章

2023-11-14

鳳邑舊城城隍出巡最早在日大正7年(1918)即有相關紀錄。出巡繞境活動,彰顯鳳邑舊城城隍廟的傳統信仰,與興隆內外里十三角落相互連結的地方性,鳳邑舊城城隍廟管理委員會即由這十三角落公廟共同等組。城隍出巡前的開營、接旨,香陣中的路關牌交接、長老坐三輪車、自問心大算盤、軟身城隍、點心旗(梓官區茄坑)及庄頭自組陣頭(宋江獅、十二婆姐陣)等等,具在地特色。民俗活動與地方人民生活緊密結合,目前居民仍持續進行,互動參與度極高。

2023-11-13

苓仔寮位於將軍區苓和里、保源里之內,是將軍區內的大聚落之一。苓仔寮以主祀「池府千歲」的「保濟宮」為聚落公廟。 苓仔寮先祖自中國移民來臺,將植棉、手工彈被及手工紡織技術傳入此地,逐漸發展成為製被產業聚落,並以此工藝聞名,素有「棉被巢」、「棉被窟」之稱。苓仔寮因農業社會草寮及棉被產業較為畏火,怕發生火災,而逐漸發展出於 冬至前夕「送火王」之俗。

2023-11-13

早期大武壠社群的生活準則是在雨期耕作,在旱季射獵,具有明確的作息規範,其規範的推動乃是透過祭祀儀式來強化,透過儀式以禁止不可從事的行為,稱之為「禁向」,每年一進入禁向期間,族人就必須遵守許多禁忌;而透過祭祀儀式來解除禁忌,則稱為「開向」。開向後任從射獵、歌舞、婚嫁不妨。足見信仰與其生活之密切關係。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