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會裡的弦仔聲

臺南市西港區

牛犁歌陣-東竹林保安宮

牛犁歌陣-東竹林保安宮

臺南市西港區

廟會裡的弦仔聲

牛犁歌陣-東竹林保安宮

2023-11-07

東竹林保安宮管理委員會的牛犁歌陣展現了多層次的藝術價值。他們保留了傳統牛犁歌的曲調風韻,並將前場的丑角演出、後場的人聲助唱、樂器演奏等分工巧妙結合,呈現出生動的戲演場景,具有高度的藝術性。在參與者結構上,他們堅持男性組陣,前場由男童飾演丑角,後場由成年男性以人聲吟唱,且不使用現代擴音器材,展現了獨特性。此外,他們的表演傳承了地方特色,是西港刈香活動中重要的民俗陣頭之一,具有深厚的地方文化背景。这种融合傳統和現代的表演,使得他們在地方文化傳承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牛犁陣的起源,據說是鄭元和赴京趕考途中,因盤纏用盡,正愁無法成行之際,得乞丐傳授「牛犁陣」,而賴此維生,最後還加以發揚流傳,所以他便被尊為「牛犁陣」的祖師爺。 也有文獻指出,牛犁陣的最早源頭是來自於平埔歌謠。

相關文章

2023-09-18

泰雅音樂文化的呈現,平時呈現在一切生活的活動中,特別是在「歡樂之日」。「歡樂之日」在泰雅語稱之(sinqasan na ryax),「sinqasan」(歡樂日)是「pqas」(喜樂)之衍生詞,「pqas」(喜樂)是一個詞幹。「sinqasan」(歡樂日)會呈現「qwas na kinb 張協成石廠位於大稻埕北段,靠近淡水河畔的碼頭區。1937年,石匠師張木成在此地建立了自己的店宅,而這座建築的完成時間也恰好與他的出生年份相同。如今,這座店宅已經沒有人居住,但仍是私人所有的財產。

2023-11-03

為五甲馬使壇專屬陣頭,並參與山西宮王醮繞境活動,在關廟的三團化妝式宋江陣中算是比較完整者。為原台南縣內少數拍面之宋江陣,服飾講究,儀式完整,具特殊性與地方性。表演內容為上代所傳,一代傳一代,在關廟的廟會慶典中相當具有特色。

2023-11-13

學甲慈濟宮主神保生大帝,係於明末由福建泉州府移民迎請,隨鄭成功部隊來台,而由學甲頭前寮將軍溪畔登岸。上白礁祭典根據考證,始於清領時期,學甲地區鄉民經常返回原鄉福建泉州白礁慈濟宮謁祖,由於保生大帝誕辰為農曆3月15日,故必須提前數日渡海,方能趕上神誕,所以乃訂為每年農曆3月11日。日治時期後由於台灣、中國民間往來受限,來往關卡不便,遂逐漸改於當年登陸之處舉行隔海謁祖祭典。上白礁祭典原非年年固定舉行,20世紀後半,才逐漸改為每年舉辦。 上白礁祭典原屬學甲地區的區級祭典,參與廟宇以學甲慈濟宮的交陪廟、分靈廟、學甲13庄的庄廟為主。1977年左右,台灣興起尋根熱潮,上白礁祭典乃受官方支持,標舉其「飲水思源」的精神,而逐步擴大祭典層次,1980年開始,升格為縣級祭典,祭典主任委員為台南縣縣長;1981年適逢中華民國建國70週年,配合舉辦藝陣比賽與藝文展覽,由當時台灣省政府主席林洋港主祭;1984年由出身學甲的台南幫大老、前台北市長吳三連擔任主任委員;1989年起,名義上又改由行政院內政部部長擔任主任委員,然而歷年來實際主祭者仍由台南縣縣長擔任。 1990年以後,學甲慈濟宮多聘台南縣縣長或其代表人主祭,如縣政府無人前來,則由學甲慈濟宮主任委員擔任主祭者;其餘繞境行程與動線,皆依舊俗進行。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