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春民謠傳唱者

屏東縣恆春鎮

恆春民謠-朱丁順

恆春民謠-朱丁順

屏東縣恆春鎮

恆春民謠傳唱者

恆春民謠-朱丁順

2023-11-06

朱丁順是一位熱愛恆春民謠的傳承者,他的音樂表演能夠真實地反映古昔常民生活,成為臺灣民歌中具有全國性特色的代表。恆春民謠在其中呈現地方色彩非常鮮明,是恆春半島特有的說唱藝術形式。然而,這種傳統的說唱藝術需要即興表演,因此傳承並不容易。儘管朱丁順已經年過八旬,但他的音質依然優美,表現卓越。他致力於保存和推廣恆春民謠,並且在全國范圍內具有領先地位。他的努力有助於保護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使更多的人能夠了解、欣賞恆春半島特有的民間藝術。

恆春半島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三面環海,一面靠山的地形,再加上其狹長型的半島邊陲地帶,使它與外界的往來不易,地域性民歌的性格易形強烈,因此一提起臺灣福佬民歌,恆春民謠可說是最具獨特性,「恆春民謠」幾乎成了臺灣福佬民歌的代名詞。惟此恆春半島特有的說唱藝術,其即興表演的風格不易傳承,且受環境社會變遷影響,傳唱的人日益稀少,有瀕臨失傳的危機。

相關文章

2023-11-07

昭和十年(1935年)出生於臺南歌仔戲世家,自幼耳濡目染,王束花十二歲至內臺劇團「明春園」學戲。 在父親有意栽培之下,除歌仔戲曲調外,除歌仔戲曲調外,王束花還學習南管(高甲)、北管曲調並使用到演出上。十六歲至「新賽樂劇團」學習花旦,並拜當時名京劇演員李永雄為師,由京劇基本功學起,奠定扎實身段基礎,也習得不少京劇劇目。 民國五十九年(1970年)與丈夫-林竹岸先生創立「民權歌劇團」,創辦至今已逾五十年,致力傳唱歌仔戲。

2023-11-03

本縣鹿港鎮為台灣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南管音樂重鎮「鹿港遏雲齋南管樂團」除了為台灣地區南管音樂團體中少數兼納絃館與品館傳統之重要團體外,本身亦為鹿港地區目前仍活絡之三大南管曲館之一, 加上仍有館先生駐館傳習,有一定活動力進行傳承推廣,館中保留珍貴手抄本等文物,殊為可貴,符合傳統藝術登錄基準,值得登錄為本縣「傳統藝術」團體。 聚英社在本縣南音文化傳承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成為當地南管音樂的代表性團體。這支樂團具有深厚的地方特色,展現了當地南音文化的獨特魅力。因其對於傳統南管音樂的貢獻,鹿港聚英社南管樂團被譽為本縣「傳統藝術」團體,得以延續並傳承南管音樂的精髓。

2023-11-07

溪南寮興安宮管理委員會的金獅陣具有多重特色和藝術性。他們使用紅面獅頭帶陣,並結合舞獅、宋江陣式等元素,呈現出陽光之氣。從舞獅到器械對打,再到空手連環、八卦陣式等等,都展現出高度的技藝和藝術性。其中的「刣獅」動作最具特色,獅頭的製作過程也注重儀式性,使用紙糊工法,由施家代代相傳,並且保留第1代師傅施金水的獅頭作品。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