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唯一自給自足掌中劇團

屏東縣潮州鎮

明興閣掌中劇團

明興閣掌中劇團

屏東縣潮州鎮

全台唯一自給自足掌中劇團

明興閣掌中劇團

2023-11-06

明興閣掌中劇團是台灣少數保留後場樂隊的劇團之一,他們的演出伴奏北管布袋戲,展現了技藝精湛且具有藝術性的特點。這種演出方式在台灣已經相當罕見,使得明興閣掌中劇團在布袋戲領域中獨具特色。這個劇團的特殊性還體現在他們的師承和技藝傳承上。他們師承於林邊的全樂閣,涵蓋了操偶、文武場、木偶雕刻、服飾、頭盔製作等多個方面的技能。而這些工作都是由家族成員共同完成,這種傳統的家族式傳承使得明興閣掌中劇團在布袋戲的製作過程中保持著高水準的藝術品質。

此外,明興閣掌中劇團是台灣罕見的承傳三代的布袋戲團,同時也是屏東地方(潮州)極具地方特色的劇團。他們的演出不僅具有藝術性,還體現了當地文化和傳統的豐富性,為台灣布袋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宋江陣是一種結合武術的表演藝術,早期屬於農閒時期農村子弟學習武藝的活動,而後隨社會型態的轉變,常見於宗教活動中,為酬神娛人的武術表演性陣頭。

相關文章

2023-11-02

許正宗先生是新莊老街小西園家族的傳承者,具有卓越的布袋戲演技。他承襲自父親許欽和叔叔許王的編演技藝,並繼承父親擔任新西園劇團的主演至今。許正宗的口白流暢、掌握技藝非常出色,結合多年舞台經驗與心得,不斷創新道具與武打招式,使傳統布袋戲呈現出耀眼的光芒,展現出新西園陽剛武戲獨特的風格,堪稱北部布袋戲的著名代表演師。

2023-11-10

臺中市旱溪媽祖廟「樂成宮」於清朝乾隆初年,墾民為求渡臺順利,遂恭迎湄洲天后宮之「老二媽」金尊隨行,行經樂成宮現址時因神靈顯異,於是將神祇暫奉於此,直到朝乾隆55年(公元1790年)建廟。後歷經多次改建,日治時期大正13年(公元1924年)重修正殿完成後,信眾曾返回大陸湄州的天后宮進香,民國74年(公元1985年)公告為臺中市定古蹟,民國80年(公元1991年)擴建後殿,始成今日規模。著名的「旱溪媽祖遶境十八庄」相傳為清道光初年間,當地稻作病蟲害嚴重,今日臺中市大里、烏日、太平、霧峰等區十八庄農民,恭迎「旱溪媽」前往遶境賜福,遶境活動流傳至今,成為全臺遶境時間最久宗教活動。每年遶境固定於農曆3月1日起駕出發,22日返回樂成宮,遶境路程固定,23日媽祖聖誕當天信眾齊為神明祝壽,民國97年(公元2008年)「旱溪媽祖遶境十八庄」登錄為臺中市無形文化資產。

2023-11-07

林竹岸藝師精熟歌仔戲後場音樂演奏,並且經歷了歌仔戲發展的各個階段,包括內台、賣藥團、廣播、外台、劇場等,並且熟悉多種劇種的後場音樂,如歌仔戲、客家戲、九甲戲、京戲、亂彈戲、布袋戲等,以及西樂的音樂內涵。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