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古樂之美

臺南市中西區

十三音

十三音

臺南市中西區

感受古樂之美

十三音

2023-11-03

這個曲藝團體源自於府城祭孔釋奠儀節,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曲藝表演。這些曲目是集眾人智慧所成,具有特殊性,並且在台灣擁有全台首學的歷史地位和背景,這顯示了該團體傳承至今的地方性特質。台南市文廟樂局以成書院為基礎,發展了具有一定藝術性的十三音藝術。該團的樂員技巧整齊,達到了較高水準,並擁有能夠體現這項傳統藝術的物件,如樂譜和樂器。樂譜豐富,樂器種類多樣,這些物件本身就具有藝術價值。曲調方面,既有自創的元素,也有傳承的元素,而且該團定期傳授技藝給後進樂手,是台南文廟祭孔儀式中不可或缺的司樂,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地方性特色。團員們的合作默契和專業技巧使得他們的演奏技巧整齊,能夠充分展現府城孔廟儀式音樂的質樸性,並且能夠表現出特殊儀節的音樂特色。他們的技法非常優秀,能夠生動地呈現府城孔廟儀式音樂的特色。

臺灣有大量的移民始於清代,且大多來自閩粵地區,移民中有一類為科舉性移民,其目的無非便於應試而獲取功名,此類大多集中於政治文教中心,其中不乏略通音律者,移民們基於對家鄉的懷念,常三五好友於廟埕廣場、同鄉會館等地合樂,孔廟為這類秀才、生員讀書之處,因此當時孔廟禮樂局(以成書院前生)的禮樂生皆是這類讀書人,這些府城學子往內地科考皆會攜一二樂器回來,慢慢形成十三音的樂器規模,而樂曲大都源自閩粵浙地區的民間音樂與南北管絲竹樂。 臺南孔廟為舉行春秋二祭禮樂局中須備有禮生及樂生,樂生們為熟習樂器需有相對應的樂曲可練十三音即在此種狀況中成型,據成於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十三音樂譜《同聲集》所述,「專往閩浙內地招聘樂師教召諸生」,該樂師應非一般民間樂師,可能是府制樂工,除了教習祭孔雅樂,為了提振樂生演奏能力定另教習其所熟悉之民間音樂,十三音於焉成型。

相關文章

2023-10-12

清領初期,林姓六堂兄弟奉請「六房媽」自唐山渡海入臺,於雲林地區分房拓墾,並於清道光30年(1850)發展出「過爐」各房輪流奉祀模式,最初僅限林姓才能擔任爐主主辦每年的祭祀活動,除了祭祀權轉換之外,也有家族歲時聚餐的意義。

2023-11-03

佳里三五甲鎮山宮八家將自組訓之後隸屬於三五甲鎮山宮地藏王菩薩之駕前護衛,自成立後皆為西港慶安宮三年一科的刈香為千歲爺擔任安撫孤魂、清屋淨宅、收驚解厄的任務。1949年慶安宮為安撫太平洋戰爭中犧牲的先民,舉辦刀兵醮,當時只有本宮奉祀地藏王菩薩,所以慶安宮邀請本宮地藏王菩薩入主於慶安宮旁的信和寺主持刀兵醮,時而至今西港刈香才有刀兵教主一職,而本堂八家將則為刀兵教主駕前先鋒官享有先斬後奏之權,在西港香科祭典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佳里三五甲鎮山宮八家將傳承已屆百年,其陣法、臉譜自古傳承不敢有變,一直尊崇自始至今的教授,傳承陣法有陣頭行進間相互接禮的小禮迎祥、清屋淨宅的內外八卦、至各寺廟宮殿堂排演的大禮滿彩、四門開泰、七星、七政、內外八卦、八卦連環、拜塔賜福(小拜塔、大拜塔)以及展現神威的雙珠獻瑞與受民請托之收驚解厄運,配與後場鑼鼓陣,所有陣法皆以五行八卦原理排演,自始至今未曾改變,是在地傳統藝陣。

2023-11-07

西港廣慈宮金獅陣是「西港香」最先組成的金獅陣,也是最具聲勢的武術陣頭,至今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素有「獅母」之稱,從早期至今一直是西港香出巡繞境時之開路先鋒。此金獅主要是為了3年1次的「西港仔香」組織、訓練,當訓練完成後,即擇期至玉敕慶安宮開館,向神明稟告成效,並向千歲爺報告已經完成準備可以開始繞境。烏竹林金獅陣有開路解厄、驅邪祭煞及維持秩序的功能外,其餘例如金獅陣開始繞境後,一定會帶著謝籃,除了裝載廟方或是地方仕紳餽贈的謝禮外,最重要的是裝載的淨香爐、鞭炮、金紙、淨符等物,淨香爐一路香火不斷,象徵沿路驅邪除穢、淨化空間,若表演時有人不小心觸犯禁忌時,靜香爐有淨化金獅陣的作用。另外,兵器皆貼有淨符,在地人慣稱為淨符,其來源是金獅陣於請獅祖立館後,在廟裡由獅祖降駕於手轎仔當場直接畫於金紙,與其他陣頭皆由法師畫符及唸咒有所不同,手轎畫符儀式象徵神明已驗收核可該陣頭,往後神祗將會如影隨形,跟隨金獅陣消災解厄、祛除晦氣、驅除邪靈。另外,打圈、燃放鞭炮等也都具有消災解厄之驅邪避禍的宗教意義。此外,西港廣慈宮金獅陣與創立於清康熙39年(公元1700年)的「麻豆紀安宮金獅陣」互為獅母與獅子;為西港仔香入廟時,能同時進入西港慶安宮王府參拜的2支獅陣。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