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間的重要傳統

臺中市南屯區

景樂軒業餘戲劇研究學會

景樂軒業餘戲劇研究學會

臺中市南屯區

台灣民間的重要傳統

景樂軒業餘戲劇研究學會

2023-11-03

北管戲曲是台灣民間的重要傳統,曾在台灣的節慶、廟會和其他慶典活動中扮演關鍵角色。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代,並在台灣流行,特別是因為其適應廟會的熱鬧氣氛而迅速流行。北管戲曲也被稱為「亂彈」,是一種相對容易理解和受眾廣泛的戲曲形式,相對於其他更傳統的崑曲形式。

台灣的北管戲曲活動包括職業戲班和業餘子弟社團,這些社團遍布全台,並在民間保存和推廣北管戲曲的傳統。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一些傳統北管戲曲在台灣面臨失傳的風險。這使得像「臺中市南屯景樂軒業餘戲劇研究會」這樣的劇團的工作變得更加重要,因為它們致力於保護和傳承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

這個劇團的特點包括有傳承性、豐厚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和特殊性,以及成員具有精通北管樂和現場體現北管音樂特色的能力。這些特點使該劇團成為台灣北管戲曲傳統的重要守護者和推動者。

相關文章

2023-11-03

梁玉水能夠熟知並正確體現泰雅口簧琴這一具代表性的生活樂器。他的知識、技藝和文化表現形式能夠充分體現泰雅常民音樂的價值和特色。泰雅口簧琴是一種特殊的樂器,其吹奏技能面臨著失傳的危機。梁玉水具備了這種瀕臨失傳技能,他的存在和傳承工作對於保護這一技術具有重要意義。 陳家北管八音團在傳統技藝或藝能方面表現特別優秀,擁有領先地位。他們的演奏水平優異,並且能夠詮釋各種風格的曲目,展現出卓越的音樂才華。

2023-11-13

建於乾隆27年(公元1762年)的九如鄉三山國王廟,是台灣最早、至今保存最完整的三山國王廟,三山國王廟大王爺與麟洛鄉姑娘徐秀桃「神人聯姻」的傳奇更是為人津津樂道;地方相傳大王爺出巡到麟洛鄉,看到民女徐秀桃一見鍾情,因而結為連理,每年初二王爺奶奶便要回麟洛鄉娘家走走,成為九如、麟洛鄉的年度宗教盛事。早期加蚋埔族人每遇乾旱時,即由部落頭人召集長老和尪姨會商準備前往水源頭祈雨。祈雨時所有參與的族人都必須唱祈雨歌,因此須於一個月前開始練唱。祈雨地點大都在口社溪上游舉行,其中曾有一次移往沙漠村的"海神宮"舉行,甚至也有遠走旗山地區的"姜仔寮"祈雨的傳說。

2023-11-02

許王先生是一位從小就開始學習布袋戲的藝術家,5歲時就開始登台表演,14歲時成為父親的助手,並在20歲時繼承父業,成為「小西園」的主演,至今已經從藝超過半個世紀。他被同行演師和戲迷譽為掌中戲的「戲狀元」,享有卓越的聲譽,是布袋戲界的典範。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