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雅族的言者與牧者

桃園市復興區

泰雅史詩吟唱

泰雅史詩吟唱

桃園市復興區

泰雅族的言者與牧者

泰雅史詩吟唱

2023-11-03


在泰雅族的傳統中,口述歷史和文化被稱為”Lmuhuw”,意為”穿梭”或”穿引”,這是一種透過特定的口語敘述和歌謠吟唱方式來傳承泰雅族的起源、部落文學、部落遷徙史、家族系譜和規訓、族群知識以及習俗等歷史和記憶的傳統方式。Lmuhuw也在泰雅族社會的日常運作和傳承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被用於談判、提親等重要場合,是維繫泰雅族社會運作和文化傳承的關鍵工具。

Lmuhuw的旋律通常以”Re、Mi、So、La”為主,曲調的調性會隨著吟唱者的語境和情緒而有所變化。由於Lmuhuw的吟唱需要使用較為深奧的詞彙,因此通常由族內的耆老擔任吟唱者,並受到族人的尊敬與祝福。

在新竹縣尖石鄉,有一個名為”台灣泰雅爾族永續協會”的團體,成立於2012年,受到新竹縣文化局登錄為傳統表演藝術保存團體。這個團體由阿隆‧優帕司(Along Yupas)和芭翁‧都宓(Pagung Tomi)等人領導,與泰雅史詩吟唱的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林明福(Watan Tanga)、林恩成(Batu Wata)、達少‧瓦旦(Tasaw Wata)、林約道(Yuhaw Pih)及鄭光博等人合作,執行口述傳統Lmuhuw傳習計畫。這個計畫的目的是推廣和傳承泰雅族口述傳統,並使其成為大漢溪流域泰雅族群Lmuhuw吟唱的保存和推廣團體。

泰雅族的Lmuhuw吟唱是一個非常特殊且富有歷史意義的傳統表演藝術。它反映了泰雅族的歷史、文化和社會結構,並且在當代社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由於這一技藝的特殊性和不易傳承性,保存和傳承工作的進行具有迫切性,這也凸顯了泰雅族文化的珍貴價值。

相關文章

2023-11-03

北管戲曲是台灣民間的重要傳統,曾在台灣的節慶、廟會和其他慶典活動中扮演關鍵角色。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代,並在台灣流行,特別是因為其適應廟會的熱鬧氣氛而迅速流行。北管戲曲也被稱為「亂彈」,是一種相對容易理解和受眾廣泛的戲曲形式,相對於其他更傳統的崑曲形式。

2023-11-14

埔里祈安清醮為大埔里地區流傳已久的一項文化傳統,自二十世紀初葉祭典發軔以來,依循傳統每逢子年辦清醮,並在卯年辦理三獻清醮(醮尾),祭典儀式規模盛大,且世代相傳百年以上。 目前可見的歷史相關史料,有大正13年的醮壇老照片及昭和11年醮壇老照片及相關文獻紀錄,由此顯示,埔里祈安清醮祭典創始至今至少將近有百年未曾間斷。除了逢子年辦理清醮,自民國41年起,再逢卯年再舉行三獻清醮(醮尾)。

2023-11-07

溪南寮興安宮管理委員會的金獅陣具有多重特色和藝術性。他們使用紅面獅頭帶陣,並結合舞獅、宋江陣式等元素,呈現出陽光之氣。從舞獅到器械對打,再到空手連環、八卦陣式等等,都展現出高度的技藝和藝術性。其中的「刣獅」動作最具特色,獅頭的製作過程也注重儀式性,使用紙糊工法,由施家代代相傳,並且保留第1代師傅施金水的獅頭作品。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