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分的符號與階級權利的象徵

屏東縣來義鄉

排灣族來義鄉手紋、身紋

排灣族來義鄉手紋、身紋

屏東縣來義鄉

身分的符號與階級權利的象徵

排灣族來義鄉手紋、身紋

2023-11-15

手紋文化為排灣族傳統民俗,反映部落之家族 族源、身分、地位、階級,圖案的構成代表自己與祖 先的關係與身分認同,排灣族手紋的圖案包括河川、土地、蛇紋、太陽、人形等, 展現與土地的關聯性。排灣手紋是一種身分的符號與階級權利的象徵,以掛勾紋圖案為例,只有傳統領袖可使用 ,代表著傳統地主身分,反映排灣社會階級分明的階序倫理。

來義鄉目前仍保有諸多手紋耆老,並仍延續刺紋文化 之傳承;「手紋」、「身紋」詮釋著排灣族傳統社會階序 倫理,受紋者經過家族宗長同意,由其許可受紋者在 部落社會身份階序之對應圖紋進行刺紋;紋樣依照傳統刺紋方式刺在手背、前後上半身之部位,而這些圖紋代表著血緣脈絡、責任與榮耀。

相關文章

2023-11-14

東港共明堂在成立當年除了聘請崁頂鄉港東村教師前來教導外,亦有神明降壇,親自傳授陣行與參禮方式,參禮方式:有個人參拜、統一參拜、開四門等,充分了解本項民俗之知識,歷年來參加團練的教練、副教練傳承各項陣頭技術都盡心盡力,民俗文化表現形式都能充分展現。東港共明堂成立屏東縣東港鎮五毒大神文化發展協會,成員大都是裝扮過五毒大神的人員為主,主要是負責五毒大神的招募及訓練,協助推動該登錄項目保存維護工作之能力與意願高。

2023-11-02

黃秀滿是桃園縣客家戲曲界的重要代表人物,具有豐富的演出經驗和優秀的演技。她是客家名伶阿玉旦的女兒,承襲母親的藝術傳統,延續了客家採茶戲、客家大戲的表演風格。她所領導的黃秀滿歌劇團在桃竹苗三縣客家庄區積極演出,曾參加多次戲劇比賽,多次獲得獎項,展現了團隊的優秀表現。

2023-11-07

錦飛鳳傀儡戲劇團創立於1920年,係承中國泉州傀儡系統,戲偶造型較為渾圓,偶頭雕工精細,角色名稱分生、旦、北、丑(雜)四大行當,基本操作線有十四條(視戲偶動作略有增減),戲曲音樂是南管系統的泉州脖、傀儡調。錦飛鳳傀儡戲劇團在四代相繼傳承已有百年的歷史,在繼承的基礎上各自有所發展與創新,擁有傳統及創新的演出型態,如儀式劇的演出場域以大高雄及大台南地區之廟口、私人壇為主;表演劇演出場域以大高雄及大台北地區劇場演藝廳為主,並擴及全台灣各地及受邀至國外藝術節演出。 錦飛鳳傀儡戲劇團除保留傳統戲曲思維,更以現代劇場理念,將台灣傀儡戲從宗教儀式演出開拓至表演藝術的層面,不僅使臺灣傀儡戲有不同的展樣貌,也將傳統傀儡戲帶進藝術劇院的表演場域。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