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出在部落地位與能力

屏東縣來義鄉

排灣族來義鄉傳統手紋文化

排灣族來義鄉傳統手紋文化

屏東縣來義鄉

看出在部落地位與能力

排灣族來義鄉傳統手紋文化

2023-11-15

排灣族刺紋過程主要分為前中後三個程序,每個環節都有其重要意義,如刺紋前(拜訪、討論、授權)、刺紋中(禁忌、地點、工具、時間季節、周邊使用物件、顏料)刺紋後(回饋禮、療養)三個階段,而排灣女子刺紋的順序大致會先從手背上開始,通常一天可將一隻手的刺紋處理完成,所以刺紋的過程依照圖紋的繁複程度至少需要兩天以上的時間才能完成。

排灣族手紋對女子本身、家族、部落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情,手紋伴隨其一生,代表著身分、責任、與榮耀,也象徵著國家領域、部落人民、社會制度,蘊含整理社會規範體系,為排灣族群文化重要表徵。

相關文章

2023-11-02

板橋潮和社成立已逾80年,是臺灣北管音樂藝術的重要代表,具有深厚的傳統底蘊。該社以牌子類的鼓吹音樂和戲曲唱腔為主要內容,其唱北管戲曲的技藝純熟,展現了極高的藝術性。在表演中,潮和社結合神將藝陣,場面浩大,搭配牌子音樂效果極佳,技法優秀,具有特殊性。

2023-11-03

鹿陶洋宋江陣代代相傳,已具百餘年歷史,不僅扎根於地區性文化歷史,且定期操演,值得保存;配合全區已公告登錄為聚落之江家古厝,倘以該歷史建築作為核心,保存此一無形文化財,將可對江家古厝於結合傳統藝術之發揚、推廣上有所助益。

2023-11-03

在臺灣的客家戲曲傳統中,客家採茶戲分為大戲(客家採茶戲)和小戲(客家三腳採茶戲)。小戲以九腔十八調講述《張三郎賣茶》的主題,角色包括張三郎(茶郎)的丑角、大嫂(張三郎的妻子)的旦角、以及三妹(張三郎的妹妹)的旦角,因此被稱作三腳戲。這種演出形式簡潔經濟,內容貼近客家常民生活,反映了採茶和賣茶的生活寫照。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