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元宵特有習俗

連江縣南竿鄉

馬祖鼓板樂

馬祖鼓板樂

連江縣南竿鄉

馬祖元宵特有習俗

馬祖鼓板樂

2023-11-14

清中葉,馬祖先民從福建福州語系原鄉遷移至馬祖列島的同時,也將家鄉的信仰及風俗移植在馬祖列島。墾植捕魚的生活辛苦費力,每年正月,農漁都處於停頓狀態,因為大家都要好好過一個元宵節—擺暝,而擺暝時帶動儀式進入高潮的就是鼓板—由敲擊樂器如大鼓、通鼓、兩杖、大鈔、小鈔、板鑼、小鑼、鈸等打擊樂器組成的打擊樂,在迎神遶境隊伍行進時敲響,鼓聲隆咚、鑼鈸對擊,串連起了節慶的張力。 農歷正月一開始,大人、小孩相約聚集在廟埕,大人指導、孩子學習、分組練習,都要為初八一直至到正月廿二的一系列擺暝活動,打出最能振奮人心的鼓板。師傅口述鼓譜,鼓譜讀音配合擊鼓、毃鑼、扣鈸的示範,徒弟在旁跟著念,邊唸邊打,反覆練習,直到會為止。鼓板隊陣容大約10-15人一隊,最少5人即可成隊,傳統上以男生為主,近年來亦有女生隊或男女混合隊。演奏時間多以鼓起音,各種大小不同的鑼鼓配合著各自的節奏擊出樂音,力道勁直,剛柔並濟。

受移民原鄉的傳承影響,各地鼓板都有各自不同的來源,以其自成一格的節奏形成特色,饒富變化。例如東引的樂華鼓板聲音輕快,以輕柔活潑的小鑼單獨起音,不到六拍的時間,旋即以大鑼、通鼓、大鈔、小鈔及長桶鼓一起發出如雷的聲音,末段再搭配鼓聲與小鑼輪流敲打,一會兒鼓聲咚咚,一會兒小鑼鏘鏘,此起彼落,錯落悠揚。北竿的后澳鼓板像戲曲開場的和婉前奏;南竿的牛角(曹珠)鼓板號則充滿陽剛氣勢。 元宵擺暝迎神遶境時,祀神香火裊裊,鼓聲咚咚、鑼鈸對擊,人神交流達到了頂點。氣勢磅礡的聲音從這個廟到那個廟,從這個村到那個村,響徹雲霄。 馬祖鼓板歷久不衰,一直是馬祖居民內心最歡悅、最振奮的聲音。1996年陳崇順先生率先投入鼓譜蒐集研究,成立牛角鼓板隊,巡迴本縣四鄉各校推廣馬祖鼓板研習,並應邀參與連江縣政府地方文化節等多項活動開幕演出。為了要把它傳承下去,並加以發揚,民國90年正式登記社團,成立協會,擴大各村鼓譜練習,精進表演技藝,更重視這項傳統文化紮根與傳承,積極教導、培訓本縣各年齡層鼓板隊。

相關文章

2023-11-02

宜蘭總蘭社,作為宜蘭地區北管戲曲藝術的代表,於2009年01月21日被正式登錄為台灣的傳統藝術保存團體。這個登錄的決定基於宜蘭總蘭社對北管戲曲藝術的深厚知識、精湛技藝,以及其具代表性的文化表現形式。

2023-11-07

公親里清水寺管理委員會的太平歌陣頭展現了多層次的藝術價值。首先,在演奏和歌唱方面,樂器演奏與歌者的唱和相得益彰,樂聲和歌聲融合一體,呈現出古調風韻之美,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這種整齊而和諧的表演,展現了他們在太平歌領域的卓越技藝。其次,公親里清水寺陣頭的獨特性體現在他們的自組陣頭和固定團練上。村莊里的居民自發自組陣頭,並且定期進行團練,這種自主性的組織和訓練不僅增進了他們的唱奏技巧,還使他們能夠投入曲譜文字化和保存工作,保存太平歌譜,以供後人傳唱。這種保存和傳承的努力,使得太平歌的文化資產得以保存,也表現出他們特殊的藝能表現。最後,公親里清水寺陣頭與宗教信仰活動緊密聯繫。他們的表演和宗教信仰活動相互依撐已超過百年,這種緊密的聯繫不僅強化了他們對太平歌的傳承,還體現了地方流派的特色。作為西港香境溪南唯一的太平歌陣頭,他們承載著地方文化的厚重歷史,呈現出獨特的地方風貌。这種深厚的文化底蘊使得他們的表演更加豐富多樣,充滿了特殊性和地方性。

2023-11-03

南管戲曲作為古昔的常民娛樂,具有反映古代社會生活形態和娛樂方式的特點。林吳素霞女士的表演能夠體現這一傳統娛樂形式的特色,符合指定基準。南管戲曲在不同地區和流派間有著獨特的特色,而林吳素霞女士的表演突顯了這種地方色彩和流派特色。她的表演不僅具有南管戲曲的傳統風格,還展現了獨特的個人風采,符合指定基準。陳家北管八音團在傳統技藝或藝能方面表現特別優秀,擁有領先地位。他們的演奏水平優異,並且能夠詮釋各種風格的曲目,展現出卓越的音樂才華。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