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唯一潮退祭典

新北市金山區

金包里二媽回野柳媽祖洞祭典

金包里二媽回野柳媽祖洞祭典

新北市金山區

全台唯一潮退祭典

金包里二媽回野柳媽祖洞祭典

2023-11-14

金包里慈護宮俗稱「金包里(裏)媽祖廟」,主祀天上聖母媽祖,嘉慶十四年(1809年)建,為金山、萬里地區民眾之信仰中心。而在「天后宮」(金包里媽祖廟舊稱)創建之前,金包里已建有小祠奉祀金面媽祖,地點在今日慈護宮後方的中山公園山邊,(今闢建為公共免費停車場)。此金面媽祖係於嘉慶年間,在野柳海岸海蝕岩洞(又稱媽祖洞),由林姓漁民發現這尊約8吋金面小型媽祖神像,當地尊稱為「金面二媽(開基二媽)」。

迨嘉慶十四年(1809年)「天后宮」落成時,小祠金面媽祖神尊同迎至宮內奉祀,因先抵「天后宮」,故敬稱該神尊為「開基大媽」,而野柳迎回之金面媽祖神尊敬稱「開基二媽」。後為一併供奉此一小型媽祖神像,另重塑一尊與「開基金面大媽」同樣高度之金面二媽神像,並封置於其腹內,因此「開基二媽」又稱為「腹中媽」,也是全臺少見的「媽中媽」。經過科學鑑定,就工藝、木料等現象檢測,金面二媽神像年代為日治時期或早於日治時期,並證實其腹內確存一小尊木雕媽祖神像,佐證當地民間傳說。 每年農曆四月十六日,舉辦「金包里慈護宮二媽回野柳媽祖洞祭典」活動,眾多信眾虔誠從金包里慈護宮步行至野柳媽祖洞設案參拜,各民間團體及友宮陣頭亦共襄盛舉。此一傳承活動,已持續百餘年而不輟,為金山、野柳地區特有信仰行為,更是漁村生活文化綜合力量的表現,實有持續傳承的必要。

相關文章

2023-11-14

美濃廣善堂送字紙灰祭典為六堆地區敬字風俗組織化之始,廣善堂鸞生為延續傳統文化命脈,於大正9年(1920)成立「聖蹟會」,推動送字紙灰祭典,延續當地清代字紙會傳承之敬字惜文精神,保留焚燒字紙、恭送聖蹟習俗,具傳統性。為傳承百年以上傳統,具古昔特色,傳承延續年月長,內涵亦因地方特色發展,廣善堂融合儒、釋、道的鸞堂教儀與「送聖蹟」習俗相結合,敬送字灰時有誦經團唱誦佛經,並舉行放生活動,具有地方特色及民間自主性,與北客龍潭地區送聖蹟習俗顯有不同,亦可見其地方性。

2023-11-03

七股頂山代天府宋江陣創設於清領末期,傳承先人所遺留之宋江文化,亦是佳里金唐殿「蕭壟香」重要陣頭;為凝聚地方認同,村里庄人乃合組聯防力量,操演密集,聲威遠播,迄今仍定期組團出陣;自製宋江陣兵器,黑腳巾亦是其專屬辨識服飾,獨具匠心,確有文化薪傳保存價值。

2023-11-07

陳天榮先生和呂博達先生的創新將來自澎湖的藝陣踏涼傘融合了武術動作,創造出獨具特色的高雄地區踏涼傘表演藝術。他們將廣東武術與傳統踏涼傘結合,不僅為這項傳統技藝帶來新的發展,還使其具有了獨特的在地特色。這種創新和融合將踏涼傘從民俗領域推向表演藝術,展現了高雄地區踏涼傘的獨特魅力。在民國107年,這一獨特的踏涼傘表演藝術被正式登錄為高雄市定傳統表演藝術,彰顯了其在地文化價值。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