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五呂地區的呂氏宗親早年為團結宗誼且五呂聚落的主要信仰神明都是王爺之故,因此,五鄉遂於每年金王爺聖誕聯境建醮慶祝,並出巡鎮營祐保闔境平安。五呂聚落有各自的主祀神,西村是林府王爺,東村是森府王爺,土樓是池府王爺,庵邊是許府王爺,西埔是蘇府王爺,而各宮廟王爺聖誕各自於各村落建醮慶祝。由呂舟生所撰慶神會緣起推測可能是1946年開始,進行到第三年金府王爺由東村迎回奉祀,隔年(1938)受到戰亂影響停止。四、五年後才得以將金府王爺送到西埔。五鄉慶神會明訂「有演戲,才有過鬮」之輪值原則。勘亂時期,禁止戲劇公演。政治因素延宕慶神會,金府王爺因此由東村奉祀十數年。直到1970年建醮申請獲准,又請到戲班,遂由西埔值年舉辦慶神聯會。此後都年年順利如期舉行。
金王爺聖誕聯境建醮慶祝並出巡鎮營是抗戰勝利後呂邦楨倡議,他自原鄉樸兜來金門定居,建議所有呂氏聚落聯境合祀連絡宗誼。當時五呂中庵邊奉祀的金王爺香火鼎盛。唯金王爺有乩身,故以庵邊金王爺為共同信仰象徵並輪流奉祀。後因故庵邊迎回金王爺,而五呂個聚落各自重塑金王爺金身,並另塑一金王爺金身以供五呂輪祀。當初是以擲筊方式決定輪流順序:西村→庵邊→土樓→東村→西埔。土樓當時家戶僅剩一戶,遂和東村合辦。所以初始是4年一輪。這幾年土樓人口增加到10戶,可以獨立辦理慶神會,恢復原先五年一輪的制度。目前是每個聚落一年一替,五年完成一個循環。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款登錄基準「民間高度認同,並持續自主、自發參與」,同時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3款登錄基準「其表現形式及實踐仍保留一定之傳統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