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山寺主祀「十八手觀音佛祖」(又稱蕃薯媽、十八股媽),係清乾隆三年(1738)隨著泉州晉江縣、南安縣、惠安縣等三邑移民,從安海龍山寺分靈抵臺創建艋舺龍山寺的觀音聖像之一,清嘉慶六年(1801)恭請至林口台地坪頂十八庄輪流奉祭。 昭和十三年(1938)4月興工創建「竹林山寺」,至昭和十四年(1939)2月竣工,昭和十五年(1940)農曆5月6日子時安座晉殿。後遇太平洋戰爭,全面停止了輪祀,到了戰後十八坪位才恢復輪值傳統。 民國三十八年(1949)輪值區域重新劃分為直屬坪位、巡迴坪位及正爐坪位,而後幾經合併更動,成為現今19坪位。早期信奉十八手觀音者以三邑人士為主,後因地緣及移民遷徙等因素,信仰逐漸擴及新北市與桃園市內安溪、漳州與客家移民,甚至戰後眷村外省新移民也擔任過爐主,呈現其兼容並蓄的多元文化風貌,成為北臺灣重要觀音信仰之一。
巡迴觀音佛祖過頭(以下簡稱觀音媽過頭),「巡迴媽」為竹林山寺的「二媽」,係日治時期為保護觀音佛像本尊遭破壞而另塑分身,戰後「二媽」即代替大媽輪值各庄頭奉祀,輪值坪位依序整併為大南灣坪位、小南灣坪位、下湖坪位、龜山鶯歌坪位、桃園坪位、大竹坪位、南崁坪位、大園坪位、坑子外坪位等九大坪位,佈及新北市林口區、八里區、鶯歌區、桃園市龜山區、桃園區、蘆竹區、大園區等7區,且承襲保存著開基十八手觀音佛祖未建寺前的輪值慶典模式,尤其輪值坪位全境動員參與,齊力協助慶典活動,使生活與信仰合而為一,具文化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