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請伯公入祀並進行滿年福

高雄市美濃區

瀰濃永安庄伯公福廠入年駕祭典

瀰濃永安庄伯公福廠入年駕祭典

高雄市美濃區

迎請伯公入祀並進行滿年福

瀰濃永安庄伯公福廠入年駕祭典

2023-11-14

根據二戰後傳抄至今的《新年福彙》紀錄顯示,美濃永安庄福廠入年駕祭典行事代代被完成延續而下,歷史脈絡清晰,世代相沿成俗。該地每年逢農曆12月25日,由地區居民自主搭設福廠、迎請伯公入祀並進行滿年福,至翌年農曆正月15日新年福恭送土地伯公回駐所。儀典由客家八音開道,福首及祭典參與者從開基伯公為始,依序奉請9座土地伯公至福廠結壇接受信徒祭拜。

美濃永安庄地區每年逢農曆12月25日,由地區居民自主搭設福廠、迎請伯公入祀並進行滿年福,至翌年農曆正月15日新年福恭送土地伯公回駐所,根據二戰後傳抄至今的《新年福彙》紀錄顯示,祭典行事代代被完成延續而下,歷史脈絡清晰,世代相沿成俗。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款登錄基準「民間高度認同,並持續自主、自發參與」。儀典由客家八音開道,福首及祭典參與者從開基伯公為始,依序奉請9座土地伯公至福廠結壇接受信徒祭拜。儀式特色有敬天公、夜間三獻禮、穿著禮服、登席制度、跨庄信仰圈、以「竹牌」象徵伯公等等,民俗信仰與人民生活合而為一。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2款登錄基準「顯著反映族群或地方社會生活及文化之特色」。迎伯公、滿年福、奉祀福神、新年福和送伯公等階段,有著完整 的祭儀,祭典雖簡單,場面亦不大,但溫馨敦厚樸實,保留客家習俗最具美感的文化內涵。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3款登錄基準「其表現形式及實踐仍保留一定之傳統方式」。

相關文章

2023-11-13

平埔族曾是台灣大地的主人,「吉貝耍」(ka2 puah4 suah4 ;木棉花之意)的夜祭,可以讓我們再度識大地主人的真實生活。 被認為是西拉雅系蕭壠社現存最大族群的「吉貝耍」,位在東山區東河里,迄今每年農曆九月四日夜晚,仍依傳統舉行「阿立母夜祭」,並於初五中午時分舉行「哮海」,儀式神秘、罕見,與大內區頭社夜祭,同列為台南市境兩大坪埔祭典。過去掛粉鳥笭流傳地區大抵分布於八掌溪、急水溪、將軍溪、曾文溪流域下游平原聚落,而隨著時代變遷,僅存八掌溪、急水溪之間下游聚落,也就是嘉義縣義竹鄉、臺南市學甲區、鹽水區、新營區保留此項風俗。

2023-11-06

『臺灣十全腔聖樂團』起源於台灣光復後在高雄市成立的第一個聖樂團體──『至誠聖堂暨率性佛堂聖樂團』。樂團的創辦人兼團長李添貴藝師是該團的第一代聖樂生,他於1993年榮獲教育部薪傳獎後,成立了『李添貴薪傳樂團』。之後於2004年,樂團再度轉型為現在的『臺灣十全腔聖樂團』,並持續在高雄地區推動聖樂的薪傳工作。

2023-11-07

踏涼傘技藝原為廟會迎神儀式中,主客迎答互會或入宮安座前之表演,高雄地區涼傘逐漸於民俗脫出,具獨立表演形式及特殊藝術。呂柏達先生受澎湖縣踏涼傘保存者莊萬枝啟蒙及呂隱臥老師傳授武術及涼傘技巧,結合傳統禮節精神,發展個人及高雄在地特色,具時代及流派特色。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