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春牛糊紙文化

臺南市安南區

土城仔迎春牛

土城仔迎春牛

臺南市安南區

傳承春牛糊紙文化

土城仔迎春牛

2023-11-14

鹿耳門聖母廟迎春牛約自1980年代前後創設,久而成俗,成為土城仔地區歲時極具特色習俗。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款登錄基準「民間高度認同,並持續自主、自發參與」。迎春牛與在地庄頭、學校結合為一,從傳統出發,再回溯到現代與民眾互動,自有全民歡慶之效。為在地元宵節重要活動之一,符合土城仔的生活樣貌。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2款登錄基準「顯著反映族群或地方社會生活及文化之特色」。

古時立春鞭春牛之俗,由官府舉行,多有重農、勸農並有祈五穀豐收之意。聖母廟迎春牛為民間化版本,仍可見其古昔傳承。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3款登錄基準「其表現形式及實踐仍保留一定之傳統方式」。

相關文章

2023-11-07

陳美珠和陳寶貴是一對搭檔演出說唱唸歌多年的藝人,合作無間,技藝純熟。陳美珠擅長即興戲曲語言,多角色嗓音變化,加上樂器伴奏,展現獨特魅力;陳寶貴具南管、歌仔戲底蘊,咬字吐音,充滿韻味,並擅長編劇敘事,二人組合堪稱臺灣說唱藝術的絕配,具有高度藝術性,符合傳統藝術民俗登錄的評定基準。

2023-11-14

「殲砲城」的由來,相傳是明鄭、前清時期六堆義勇軍為了保家衛土,嚇阻敵人戰力作準備;或說是五溝水聚落早年因附近平埔族的侵擾,因此村民想出一種燃炮糾眾的預警方式,漸漸演變為今日每年一度,與六堆元宵作福活動結合在一起的「殲砲城」慶祝活動。五溝水傳統殲炮城這個活動是在每年元宵節的時候舉辦。在活動期間,五溝水東柵伯公祠前的馬路會先架設一座單支炮城供民眾丟擲。傳統殲炮城所使用的是塑膠籃製作而成的炮籠。照片中可以看到炮手點燃手中的鞭炮,並將鞭炮往炮籠的洞口瞄準並投擲。如果有人成功攻下炮城,一開始就藏在炮籠底下的字軸就會掉下來,字軸上會寫著吉祥的成語,有著祈福的意涵。

2023-11-14

排灣族最慎重與嚴謹的祭儀,是每五年與祖靈相聚的盛大聚首活動- Maljeveq「五年祭」;族人為懷念神靈的庇佑、回憶過去祖先辛苦打造的家園、祈­求未來的運勢平安順利,最重要的可以讓族人更努力工作,團結合作。在整個祭儀過程中有準備期(通靈請示、製作刺球竿、遮蔽)、正祭期(迎靈、刺球儀式、­祭祀、歌舞頌讚、送靈)、後成期(平安祈福、狩獵、農耕、宰豬獻祭等),而當中族人會­透過刺球祭儀及集體吟歌共舞,營造以夢想祈福、娛靈共生的境地,也促進族人彼此情感交­融及部落和諧。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