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廟山西宮主祀關聖帝君,其草創於鄭氏時期,清康熙59年(1720)陳文達在《台灣縣志》中記載廟宇於偽時建(偽時即鄭氏時期),可見山西宮建立時期相當早。歷經清領時期郭光侯事件曾遭焚燬,以及後來兩次地震而傾圮,但在各官紳的奔走捐獻下得以重建與修繕。大正2年(1913)地方人士再度發起大修繕,並舉行醮祭,這是山西宮第1次有記錄者,而這一次是慶成醮,是否有王船祭典無法確定得知。
戰後第1次有王船活動的醮祭是在1958年,其為重修舊廟完成後所舉辦的5朝王醮,但實為7朝王醮,名為5朝主要用意為尊敬神明和遵循傳統習俗,此年議決每隔12年舉行1科,並與歸仁地區的仁壽宮、保西代天府(大人廟)有「接辦」的情形,3座廟宇有交陪情誼,人稱「三腳砧」,其順序為大人廟在先,山西宮居中,仁壽宮殿後,有大道公押後之意;之後於1970年配合金爐移建而舉行庚戌科王醮,1982年因新廟落成而舉行壬戌科王醮,1994年的甲戌科王醮也在斥資3000萬元的山門落成時舉行。 山西宮在戰後的5朝王醮,都遵行12年辦一次的習俗,比鄰近的歸仁仁壽宮及保西代天府漏辦情形還少,足見關廟人對山西宮王醮慶典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