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清末以來便有添丁擔餅的習俗

台南市永康區

永康廣興宮境內擔餅節

永康廣興宮境內擔餅節

台南市永康區

自清末以來便有添丁擔餅的習俗

永康廣興宮境內擔餅節

2023-11-13

台灣民間如果嬰兒「度晬」都會分送親友一些小吃,例如油飯、紅蛋或蛋糕,讓大家同感喜氣;各地嬰兒度晬的禮俗,都大同小異,不過,以永康巿西勢里廣興宮(俗稱「元帥廟」)祭祀中心的西勢一帶,卻有一個很有人情味又具濃厚地域色彩的分餅習俗。 永康市西勢地區的西勢、新庄仔、番薯厝和新化區崙仔頂,是以「分水餅」的方式來慶祝嬰兒度晬。在農曆元月20日也就是福德正神以前一年中生兒子的人家,都得分送「水果餅」(俗稱「水餅」),給自己村庄的「福份」庄民品嚐,一起分享添丁的喜氣。

「分餅」習俗的由來,相傳是100多年前,庄民為了祈求能夠生兒子而齊集在庄頭信仰中心的廣興宮前,向主神謝府元帥許願,如能「喜獲麟兒」,將來一定豐盛祭祀,演戲酬神,並「挑餅」分送庄民;後來,庄民真的生了兒子,於是相約在福德正神誕辰的農曆元月20日分餅還願,於是元月20日就成了這4個村庄沿襲至今的重要分餅節日了。

相關文章

2023-10-13

大庄部落的平埔族居民以大武壠(Taivoan)、馬卡道(Makatao)兩個亞族人口為主。在傳統文化特徵上則以大武壠(Taivoan)亞族為主,其中大庄公廨的信仰模式與牽戲(或稱牽曲)儀式更呈現出典型的大武壠(Taivoan)系統特徵。

2023-11-14

國定古蹟北港朝天宮,即是《諸羅縣志》記載創建於康熙39年(1700年)的笨港街天妃廟。若較保守根據廟內現存乾隆40年(1775年)〈重修諸羅笨港天后宮碑記〉推論其創建時間,廟史至少也可上溯至雍正8年(1730年),為笨港地區歷史最悠久的媽祖廟。媽祖進香團數量居全國之冠,分靈遍布全球。各地民眾自主進香活動維護久遠。全國最具代表性之媽祖進香目的地。北港進香產生之文學、藝術、俗諺、儀式多元且豐富。北港進香歷史悠久且保留傳統進香儀式。朝天宮保存完整之北港進香相關文物、資料。

2023-10-12

臺灣傳統的字姓戲,又稱「家姓戲」或「單姓戲」,由地方上同姓氏宗族或聯合數姓氏為一字姓組織,輪流出錢邀請劇團演戲酬神。然現代社會宗族制度薄弱,「字姓戲」多已名存實亡,而萬和宮卻仍保有這濃厚的酬神賽會。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