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150年的祝福

屏東縣萬巒鄉

天主教萬金聖母遊行

天主教萬金聖母遊行

屏東縣萬巒鄉

超過150年的祝福

天主教萬金聖母遊行

2023-11-13

「聖母遊行」是天主教會在世界各地常見的祈福遊行活動,萬金聖殿在一八七○年十二月八日落成時,就是奉「無染原罪始胎聖母」為主保的;教會各堂區的主保慶日(堂慶)都會舉辦聖母遊行,主要為國家、社會祈福,藉以淨化人心;因此,要求教友以誦念玫瑰經或唱聖歌,代替鑼鼓、爆竹的喧囂;另一方面,激發教友效法聖母的「信、望、愛」三德,增進自己靈修與牧靈心火。

萬金堂區初成立時,由於教友人數較少,遊行僅在聖堂周圍用克難簡易的聖母轎繞行;到一八七六年,現存放在聖堂角樓內的聖母轎完成啟用,遊行規模漸漸擴大,目前繞行赤山、萬金兩村落。又因為是天主教在台灣最早開教的地方之一,也是全台最大的天主教友聚落,因此,每到主保瞻禮日(堂慶紀念日),全台各堂區均有教友組團或各別前來參與盛會,冀望獲得最大的祝福,並表達天主的信仰與對聖母的敬愛。過去的遊行,曾經繞經五溝村及大林村,由於費時太久,讓中北部及東部的教友回程受影響,以致較大規模的遊行就不再舉辦了;不過,在一九九一及二○○九年,萬金的始胎無染原罪聖母及聖母轎,曾經巡禮到全台各教區(含澎湖)。 近年來,由於外地教友前來參加的人數不斷增加,因此,每每要求聖母堂教友多參與堂慶日之前,做心靈靈修與準備的九日敬禮活動,而將當天的禮儀活動,讓與遠道來的教友參與。

相關文章

2023-10-13

臺灣跳鍾馗的主要目的在於驅除邪煞,祈求生活環境安寧。以鍾馗驅邪的習俗基本上是由中國大陸古代驅逐疫鬼的大儺轉化而來,明清學者認為鍾馗是由古人擊鬼法物之一的『終葵』(桃木棒)衍化,最遲應該在唐初神格化。關於鍾馗的傳說甚多,其中一則敘述鍾馗出現在唐明皇臥病時的夢境裡,以啖鬼手段驅邪。在宋代,除了沿襲唐人年終懸掛鍾馗圖像避邪的習俗外,除夕時並有由伶工裝扮鍾馗,敲擊鑼鼓遊行的儀式。

2023-10-12

清領初期,林姓六堂兄弟奉請「六房媽」自唐山渡海入臺,於雲林地區分房拓墾,並於清道光30年(1850)發展出「過爐」各房輪流奉祀模式,最初僅限林姓才能擔任爐主主辦每年的祭祀活動,除了祭祀權轉換之外,也有家族歲時聚餐的意義。

2023-11-02

許正宗先生是新莊老街小西園家族的傳承者,具有卓越的布袋戲演技。他承襲自父親許欽和叔叔許王的編演技藝,並繼承父親擔任新西園劇團的主演至今。許正宗的口白流暢、掌握技藝非常出色,結合多年舞台經驗與心得,不斷創新道具與武打招式,使傳統布袋戲呈現出耀眼的光芒,展現出新西園陽剛武戲獨特的風格,堪稱北部布袋戲的著名代表演師。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