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最大陣頭秀登場

台東縣台東市

元宵神明遶境活動

元宵神明遶境活動

台東縣台東市

全台最大陣頭秀登場

元宵神明遶境活動

2023-11-13

農曆正月十五日是傳統節慶中的「元宵節」,正月十五日這一天或加上正月十六日一連兩天,臺東各主要廟宇的神明都會聯合出巡,綏靖地方,稱為眾神繞境。 臺東元宵節的眾神繞境,起源於日治時期,在日治末期皇民化運動時被中止。臺灣光復後,民間自動恢復元宵節眾神繞境。起初還由臺東天后宮主辦、軍方協助。軍方出動舞龍、舞獅、踩高蹺、跑旱船、老背少等藝陣。眾神繞境由報馬仔一馬當先,隊伍包括各宮廟的神轎(大轎)和乩身、信徒。白天步行繞境,晚間以火把照明,習稱軍民聯歡。後來臺東天后宮於民國39年(1950)將部分房舍,借給國軍設置臨時教養院,安養傷殘官兵。廟會活動因場地不足而停擺,眾神繞境由海山寺接手主辦。當時隊伍除繞境市區外,還遠至知本、大南、卑南、富岡等地。

稍後忠合宮成立了家將團(什家將),並參加海山寺所舉辦的活動。炮炸寒單的活動,由陳培昌和阿西二人推動,大約也於此時興起。根據臺灣電影文化公司於民國49年至50年(1960-61)拍攝,有關臺東元宵的新聞紀錄片中,可以見到當時臺東鎮於元宵節時,搭建牌樓「慶祝元宵」,由海山寺辦理的軍民聯歡。當時的臺東元宵繞境,是東部地區的一大盛事,有大轎和陣頭遠自花蓮縣玉里鎮及縱谷各鄉鎮前來參加。 民國69年(1980)時,中國佛教會認為佛寺不宜辦理民俗迎神賽會,海山寺就此退出,元宵節眾神繞境又回歸臺東天后宮主辦。此時,社會已相當進步,繞境隊伍車隊漸增,並陸續出現裝飾花車、藝閣,新興的藝陣團隊等。發展至今,成為臺東的獨特民俗。

相關文章

2023-11-14

白鷺部落payljus,位於屏東來義鄉,從排灣族發祥地padain經歷過八次遷徙,最後在1959年遷移到山下現在的南和村,至今已有60年,儘管部落經歷多次遷移,但部落仍保留重要的祭典,像是今年春節期間白鷺部落payljus就舉行maljeveq人神盟約祭,雖然近幾年因為經濟和就學因素,參與準備祭儀的人數不如以往,但部落家族努力維持這項傳統文化,也在過程中積極尋找傳承的方式。 maljeveq人神盟約祭,是排灣族社會重要的文化祭儀,藉著與祖靈的相聚,再一次凝聚彼此,位於屏東來義鄉的白鷺payljus部落,是現今排灣族社會,仍然保有傳統祭儀,maljeveq的部落之一,每次都在春節時期,實踐與祖靈的約定。

2023-11-03

這個曲藝團體源自於府城祭孔釋奠儀節,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曲藝表演。這些曲目是集眾人智慧所成,具有特殊性,並且在台灣擁有全台首學的歷史地位和背景,這顯示了該團體傳承至今的地方性特質。台南市文廟樂局以成書院為基礎,發展了具有一定藝術性的十三音藝術。該團的樂員技巧整齊,達到了較高水準,並擁有能夠體現這項傳統藝術的物件,如樂譜和樂器。樂譜豐富,樂器種類多樣,這些物件本身就具有藝術價值。曲調方面,既有自創的元素,也有傳承的元素,而且該團定期傳授技藝給後進樂手,是台南文廟祭孔儀式中不可或缺的司樂,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地方性特色。團員們的合作默契和專業技巧使得他們的演奏技巧整齊,能夠充分展現府城孔廟儀式音樂的質樸性,並且能夠表現出特殊儀節的音樂特色。他們的技法非常優秀,能夠生動地呈現府城孔廟儀式音樂的特色。

2023-11-14

望嘉部落的Maljeveq人在農曆新年前舉辦的傳統神盟約祭,特別是五年祭的刺球儀式。該部落首次在近百年舉辦刺球儀式,這是一項在日治時期被政府禁止的傳統活動。在2016年,部落成功將刺球祭石搬回祭場,並重新學習刺球相關的文化習俗。在2018年的神盟約祭儀式中,成功重現了近百年來中斷的刺球儀式。儀式包括迎靈儀式、刺球儀式,以及祭司將福球拋至高空,由男性勇士在刺球架上奮力刺中福球的場面。儀式中,勇士們使用綁著獸骨的護身符,並在pulingav的祭告和祈福儀式中進行刺球。整個儀式歷時12天,最後一天的刺球儀式需要刺中所有23顆福球才能結束。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