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治康熙年間,福建移民大量進入彰化平原開墾,福建漳州蕭姓族人相繼於大武郡溪流河域開墾,大武郡溪的東邊稱為武東保(原舊社地區,今社頭鄉一帶),西邊為武西保(原小紅毛社、大紅毛社,今永靖、埔心一帶),乾隆20年(西元1755年)以前,此地逐漸形成武東、武西保八個庄頭七十二聚落。
乾隆20年(西元1755年),枋橋頭創建「天后宮」,後來在嘉慶3年(西元1798年)改建,道光29年(西元1849年)原地重建,清末年間改廟名為「天門宮」,而如今的「枋橋頭天門宮」為民國52年(西元1963年)時建廟完成。枋橋頭七十二庄是一個超越族群、聚落、地域的聯庄組織,漳州人以天門宮為代表,福佬客以永安宮為代表,透過對媽祖的祭祀,將不同祖籍的人群組織起來。武東、武西保八庄頭七十二庄範圍為今日社頭、永靖、埔心一帶,八個庄同供俸不同名稱的媽祖,其中在社頭靠近八卦山脈供奉武東保大二媽,武東湄洲媽,瑚璉角湄洲媽埔心一帶為武西大二媽,永靖陳厝厝、湳港一帶為武西二媽,埔心太平村一帶為太平角聖三媽,同安同仁四芳湳墘聖三媽、崙仔腳大媽等。 相傳清代枋橋頭「天后宮」,每12年(連續3年)乘坐帆船,前往大陸湄洲祖廟天后宮謁祖進香,當時皆於農曆3月初出發,3月23前回鑾,進而慶祝媽祖聖誕,但因海陸交通不便,意外頻生,湄洲天后宮建議枋橋頭天后宮改往「鹿港天后宮」進香,鹿港天后宮也將一尊湄洲媽分靈至枋橋頭,光緒16年(西元1890年),更改廟名為「枋橋頭天門宮」,並約定往後每隔12年前往鹿港天后宮謁祖進香。當代「三月去四月回」(刈香兩個月)最早的紀錄應為日治時期《臺灣日日新報》記載,在民國79年(西元1990年)也為了更好紀錄與排定進香事宜,謁祖進香週期改為民國年尾數0、1、2時連續三年進香,直至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