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繪寺廟一甲子

新竹市東區

傳統建築彩繪-傅栢村

傳統建築彩繪-傅栢村

新竹市東區

彩繪寺廟一甲子

傳統建築彩繪-傅栢村

2023-11-10

1957年15歲開始跟隨父親傅錠鍈學習建築彩繪,並時常與前輩祖師爺李金泉(泉州人,傅錠鍈的師傅)、李秋山(李金泉的兒子,傅錠鍈的師兄弟)等人一同工作,後來因為至台北工作的關係,與洪寶真及莊武男師徒熟識,也間接學習洪寶真的「 堵頭彩繪」技藝。傅柏村一生皆投入傳統建築彩繪中,累積豐富廟宇彩繪經驗,擁有純熟的知識與技術,並使用傳統材料(漆),並自製工具,保存傳統技法。其彩繪技藝高超備受肯定,亦傳承至其兩子,為少數仍使用彩繪技術者。傅柏村承襲開啟新竹彩繪發展的李金泉派系,延續寺廟彩繪特色,讓世人透過彩繪領會文化的奧妙與精髓。

台灣的傳統彩畫,承襲了閩南、粵海邊緣的特色。清中葉在台灣逐漸發展,廟宇、院宅、祠堂陸續興建,各類建築工班需求量大增,建築彩畫就從這批閩、粵來台的匠司開啟了技術的傳播,也成了工藝在地化發展的一個開端。清道光年間郭姓家族落籍彰化鹿港專門從事彩畫,是較早一批本土化的匠司。清光緒年間來自廣東汕頭的潘家,則在台南繁衍了另一彩畫家族。約莫此時期,北部也有渡海來台落籍新竹的彩畫工班,以李狗為始,繼之李金泉發揚光大。這幾個源頭,構成台灣本土建築彩畫的主要系統。

相關文章

2023-11-10

李宗霖木雕技藝不僅具有蔡春流派特色,亦融入自己的思考與體驗,同時見證嘉義市木雕發展與變遷,也反映地方對神像雕刻之期待。其擅長大型木雕造型及粧佛的完整技藝,包括彩繪、牽粉線、做漆線、安金,尤其錦雕優雅,具有藝術價值。.李宗霖熟悉並能體現木雕之知識、技術、所需工具或材料及相關實踐,106年創立嘉義市木雕協會,擔任首屆理事長,持續推廣工藝,創作經驗隨著嘉義市木業及神像雕刻業環境而發展,且在歷史與社會變遷下,持續傳承及實踐。

2023-11-10

蔡龍進精擅傳統門神彩繪,整體型態、色彩光影配置,有氣韻,具藝術性。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第1目評定基準。蔡隆進早年師承潘麗水先生「手染法」精隨,復以仿擂金技法,有其特色,具特殊性。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化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第2目評定基準。蔡龍進四十年來作品散見於全臺指標性廟宇,尤其近年來以新北市重要古廟翻新或修復工作為主,對地方文化保存有其貢獻,具地方性。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第3目評定基準。蔡龍進曾參與古蹟、歷史建築工程,彙整傳統彩繪之工序、工法及工料,並從事教學推廣工作,於華梵大學、屏東科技大學講授歷史古蹟修復課程。

2023-11-01

石地發兼具「頭手」、「平直手」與「晟手(修手)」等各階段石雕技術,擅長運用各式工具與工法以完成作品,並孰悉及反映作品題材之典故與內涵。符合《傳統工藝登錄認定及廢止辦法》第4條第1款認定基準「熟知並能正確體現該登錄項目之知識、技藝與文化表現形式」。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