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結之母

臺北市北投區

繩結-陳夏生

繩結-陳夏生

臺北市北投區

中國結之母

繩結-陳夏生

2023-11-10

陳夏生女士畢業於國立中興大學農化系,任職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學生時代原本對工藝並不喜愛,後來會走上編結之路,與她丈夫莊靈先生有很大關係;莊先生的父親莊嚴先生,曾任台北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文大藝研所主任,是著名的書法家與藝術教育學者,畢生對研究與維護中華文物有重大貢獻;並且非常重視民間傳統工藝,因而也收藏一些附有繩結的工藝品。他說早年在北方有知識的家庭婦女,都會編幾個傳統裝飾性的繩結;因此1971年他曾請故宮一位會編少許繩結的技工王振楷先生,傳授陳老師兩三個基本的傳統繩結。1976年漢聲英文雜誌社的社長姚孟嘉先生,曾連續尋訪多位會編結的耆老,將零散的繩結技藝彙集起來,繪製編綰步驟的圖樣,發表在漢聲英文雜誌第六卷的二、三期;引起陳老師的關心和學習熱情,引導她開始真正步入編結之門。 陳老師是學理工學科出身,數學思路敏捷並有條理,在編結過程上起了很大功能;加上1978年私立實踐家專(即今實踐大學),因發現我們的傳統繩結技藝,居然成為韓國學校的正式教材,因此便想開設傳授結藝的課程,於是聘請陳老師來教授這項技藝;這讓陳老師在教學相長的情況下,編結的技術拓展更為突飛猛進。

繩結自古以來作為記事工具,然有關繩結的資料在一般史籍中並不多見記載,且繩線在自然環境下易於腐朽,不易保存,如今所能見到傳世的繩結物件,大多是清代的文物,但仍能從早年的文獻、雕刻、畫作中探究其發展歷程。 繩結(中國結)的十三個基本結中,雙錢結與平結出現在距今近2500年前春秋晚期的青銅與玉雕飾件上,漢代畫像磚上也保留了許多造型優美的繩結圖案,北周時期麥積山石窟菩薩立像腹前的飄帶上也可看見萬字結的應用,呈現了繩結除了記事功能外,已逐漸帶有裝飾、藝術的功能。 清代則用紅絨編成的鈕扣結稱為紅絨結頂,那是皇帝常服冠和皇子吉服冠的冠頂,或做為皇帝賜給大臣的犒賞物,而民間則巧妙裝飾於民生器物、服飾配件上,可見繩結在中國歷代不管朝廷或民間皆廣泛應用。 臺灣早年承續中國繩結脈絡,在男女服飾或家居裝飾,皆有運用,如:房間蚊帳、荷包、眼鏡袋、服飾鈕扣等等,然因時代演變,繩結技藝曾一度式微,1976年漢聲英文雜誌上刊登十三種繩結編法的圖解之後,重新帶動繩結技藝在臺灣的學習熱潮,更經由陳夏生女士數十年來,從故宮收藏的文物以至民間古董店中有關繩結的物件,鍥而不捨地觀察、收集、整理、研究,除了探索繩結 的源流,歸納它的脈絡,進而創編出許多前所未見的新結子;並且實驗應用各種線材,進而結合漆藝、金工等技法來增添繩結的創新和變化;同時透過個人不斷地創作、出版中英文著作、進行國內外展覽和重點式的教學,不但為今的繩結藝術建立起完整的學習和應用知識體系,而且更讓它成為傳統手工藝中一種新的獨立藝術表現和發展類型。

相關文章

2023-09-18

在過去對外交通不便,傳統自給自足的泰雅族社會當中,日常生活所需的用品一切皆須自己動手做,而在生活工藝之製作上,男女有別。織布工藝是傳統生活中婦女所必備的技能之一。而除此之外的工藝製作,幾全由男性為之。

2023-11-09

陳甫強老師是一位具有卓越技藝和扎實傳統螺鈿工藝知識的藝術家。他在年輕時期就開始學習木雕和螺鈿技術,並且在父親的影響下,深入研究這項古老的工藝。面對臺灣木雕業的沒落,他的父親轉向專注於螺鈿工藝,並且陳甫強也繼續堅持創作,保持對這門工藝的熱愛。陳甫強老師的螺鈿作品不僅在藝術方向上極為多樣,從紙鎮到花瓶,從人物到草木、鳥獸的刻畫,都展現了他嫻熟的技巧和創意。他不僅是一位優秀的藝術家,還是一位積極推廣螺鈿工藝的教育者。他將自己的技藝傳授給有心學習的人,並且在社區和學校中開設教學班,培養螺鈿工藝的愛好者。他不計利益地投入推廣工藝的精神,並且願意將自己的知識傳承下去,以保護和發展這門古老的工藝。

2023-11-10

陳穎派事傳統彩繪70餘年,熟知彩繪技法的表現形式,對傳統建築彩繪技藝所需相關知識及工序均能掌握,且技藝精良,亦長年在古蹟、歷史建築修復工程擔任建築彩繪修護匠藝,具備傳統「彩」與「繪」的能力與技藝。陳穎派藝師彩繪精良,題材豐富,繪工細緻,並熟知傳統知識,具傳習能力,並有二位兒子傳承其技藝與知能。具傳承體系與明確師承,傳承系譜完整,亦反映在地脈絡。民國34年(西元1945年)時齡十二歲的陳穎派開始隨父親陳萬福習藝,從磨粗紙→整理環境、打雜→學調公灰、拌豬血土、煮桐油→披麻捉灰、地仗處理、色料調配→畫垛頭、垛內等依序學習傳統彩繪工法,十幾歲就出師獨當一面,從事廟宇彩繪,常與同行切磋以增進畫藝。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