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工藝融合現代美學

新北市三重區

泥塑紙糊獅頭製作-許建福

泥塑紙糊獅頭製作-許建福

新北市三重區

傳統工藝融合現代美學

泥塑紙糊獅頭製作-許建福

2023-11-10

許建福先生的泥塑紙糊獅頭製作展現了對傳統工藝的深厚理解和尊重,同時在創新中保留著古典與現代美感。他的作品不僅具有藝術價值,還能反映臺灣北部舞獅技藝的地域性文化和流派特色。其中,嘴巴部分可開闔活動的設計,彰顯了臺灣北部開口獅的典型特色,這不僅是一種技術上的突破,更是對當地舞獅傳統的呈現。這種特色不僅讓獅頭更加生動有趣,也使觀眾更能感受到臺灣北部舞獅的獨特之處。

泥塑紙糊獅頭以傳統造型為基礎,通過局部改良,既保留了傳統藝術的獨特性,又展現了當代地方審美觀。這種結合傳統和現代的手法使得獅頭更富有層次感,既具有歷史文化的底蘊,又能迎合現代觀眾的品味。

舞獅作為臺灣廟會陣頭的重要藝陣表演,獅頭的製作尤為關鍵。許先生的作品不僅在技術上精湛,還融入了陰陽三昧、四方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宮等傳統概念,使得作品具有更深層次的生活特色和代表性。這種對傳統概念的融入,使得獅頭更具神秘感,同時也讓觀眾在觀賞表演的過程中更能感受到文化的底蘊。

總的來說,許建福先生的泥塑紙糊獅頭製作不僅在技藝上有著卓越的表現,更通過對傳統和現代的巧妙結合,呈現了一種獨特的藝術風格,既繼承了傳統,又迎合了當代的觀眾需求。

相關文章

2023-11-09

葉星佑交趾陶工藝技術成熟,手藝不僅傳承了純正的交趾陶釉色技術,其技藝細膩精湛,充分保存了本土交趾工藝的美感。臺灣交趾陶的技術主要源於廣東的五嶺以南,其地古名為「交趾」,起源於漢朝設置之交州,範圍包括今中國的廣東、廣西及越南境內。越南北半部與廣東石灣陶皆同屬唐三彩分支,於清中葉以後,由閩粵一帶工匠將其製作技術傳入臺灣。由於早期並無「交趾陶」或「交趾燒」的名稱,考據清光緒年間朝天宮翻修的帳冊,支付師傅的料錢,寫的是柯訓「淋搪」、蔡錦「淋搪」多少料錢,而許多老師傅也不以「交趾」稱之,只說「石搪」或「水搪」。據說日治時期,日人將交趾陶師葉王的作品送至巴黎參加萬國博覽會,評其為「東洋絕技」而受珍視,因此日本人又稱臺灣的交趾陶為「嘉義燒」,而「交趾燒」、「交趾陶」的名稱也因此沿用至今。事實上,臺灣交趾陶名稱雖源自於日本,但型式、作法、用途則源自中國,但後來卻獨立發展成具臺灣特色的多彩軟陶藝術。

2023-11-01

陳力維先生在傳統木雕工藝的技藝精湛,且活用於日常生活用品設計之中,具有新意,很難得的年輕一代傳人,值得登錄為桃園縣大溪傳統木工藝保存者,鼓勵並輔導其致力於傳承及保存工作。

2023-11-01

「協大木器行」由李阿維先生於1962年創立,起源於台灣大溪。李阿維司精通木器製作,師承九叔公學習木工技藝,並於台北胡回邦家具工廠磨練技藝。在台北開設木器製作工廠後,於1959年回到大溪,創立「協大木器行」。他堅持傳統工藝,將木工、鑿花工、漆工等匠師的技藝結合,打造出完美的家具。店名「協大」象徵著匠師們合作協力,共同製作出高品質的木器。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