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神入化的繪畫人生

新北市板橋區

傳統彩繪-蔡龍進

傳統彩繪-蔡龍進

新北市板橋區

出神入化的繪畫人生

傳統彩繪-蔡龍進

2023-11-10

蔡龍進精擅傳統門神彩繪,整體型態、色彩光影配置,有氣韻,具藝術性。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第1目評定基準。蔡隆進早年師承潘麗水先生「手染法」精隨,復以仿擂金技法,有其特色,具特殊性。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化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第2目評定基準。

蔡龍進四十年來作品散見於全臺指標性廟宇,尤其近年來以新北市重要古廟翻新或修復工作為主,對地方文化保存有其貢獻,具地方性。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第3目評定基準。蔡龍進曾參與古蹟、歷史建築工程,彙整傳統彩繪之工序、工法及工料,並從事教學推廣工作,於華梵大學、屏東科技大學講授歷史古蹟修復課程。

相關文章

2023-11-09

76歲的許清樹世居水林鄉,19歲跟隨台灣建廟大師林再興學習建廟技藝,舉凡設計、泥塑、造型、剪粘、交趾陶、彩繪等無不精通,至今仍不斷學習精進,希望將所擅長的泥塑剪粘技術更加發揚光大、傳予後人。參與寺廟翻新修復工程超過兩百座,師承林再興老師,具一定的泥塑剪黏技藝水準。

2023-11-10

保存者生平或保存團體創立沿革 「排灣族木雕」保存者塗南峰(Laluyu Vodu)為木雕工藝師,生於屏東縣來義鄉。自國中畢業後,就獨自北上到臺北從事建築業包工,後來經歷金融風暴返鄉。習藝過程(所屬流派、擅長的技法或樂器) 返鄉後塗南峰以自己的名字成立工作室,歷經多次改名,最後以「啄木鳥」為名。此命名由來有深層的意義,塗南峰自述:「啄木鳥悉心雕啄醫樹並從中取食,我是以雕刻木頭再創作,賦予木頭新生。」顯示出塗南峰對木雕工藝創作的崇高理念。初期塗南峰透過自學木雕工藝過程曾遭遇瓶頸,尤其在行銷方面。爾後原住民族委員會安排來義鄉就業訪視員宋麗玲前往拜訪塗南峰,並協助他行銷作品。在兩人的努力下,再加上受到原住民族工藝師的認證光環加持,慕名而來的民眾及企業日益漸增。塗南峰曾受邀至桃園國際機場參展,吸引許多外國遊客的目光,同時亦開啟許多民間藝術交流的平台 。技藝特色 此外,塗南峰更致力於培養年輕排灣族族人,希望年輕一代也能傳承木雕這項工藝。只要有心想學習木雕,塗南峰都會傾囊相授,並優先教授生活弱勢的族人,讓他們具一技之長。塗南峰的女兒也在網路通路上成立「屏東縣來義鄉原創人文藝術網」 ,試圖透過融入年輕人的思維積極行銷木雕文創工藝,傳承排灣族的文化。

2023-11-09

張瑞益是粧佛技藝的保存者之一,他於1963年出生於嘉義縣溪口鄉。1995年開始向師承陳祿官的王智弘藝師學習,並在業餘時間內進行學藝。之後,他又向師承自蘇文章(蘇文章師承陳祿官)的蘇國亮學習。王智弘和蘇國亮的作品特色保有陳祿官系統的早期風格,形式較為傳統保守,人物沒有太大或較多的動作與姿勢。這種傳統的粧佛技藝在張瑞益的學習中得以傳承和延續。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