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里蛇窯第三代窯主

南投縣水里鄉

傳統南投陶工藝-林國隆

傳統南投陶工藝-林國隆

南投縣水里鄉

水里蛇窯第三代窯主

傳統南投陶工藝-林國隆

2023-11-10

林國隆先生具備數十年傳統柴燒經驗,在陶器不上釉的狀態之下,能控制燒出火痕、金銀彩、落灰、流瀑、結晶體系之魚卵結晶、哈密瓜紋理、翡翠青瓷等柴燒風格,掌握各種風格的燒製方式,熟知並能正確體現該登錄項目之知識、技藝與文化表現形式,並具代表性。林國隆先生創立柴燒研究會,並多次舉辦柴燒國際研討會,積極培訓傳統柴燒人才,具該登錄項目之傳習能力與意願。林國隆先生為水里蛇窯第三代窯主,堅持保存傳統柴窯燒成工藝,帶領窯場成功轉型發展,在文化脈絡下為適當者。

南投陶源於18世紀末(清嘉慶年間),至今有200多年的歷史。歷經清領、日治時期、國民政府來台初年,不同時期的南投陶均曾風光一時。日治時期「南投燒」更成為臺中州名產,遠近馳名。 傳統南投陶成型法包括泥條盤築法、拉坯成型法、陶板成型法、模製成型法、捏塑法等;裝飾技法則有壓印、刻紋、鏤空、鑲嵌、貼花、化妝土法或素燒。所生產之陶器,皆須經由柴燒窯方式燒成。 傳統南投陶因陶土特色而產生之裝飾技法,與其他地區有鮮明的區隔。運用此裝飾技法的南投陶製品,舉凡火烘、筷籠、香筒、龍壺、飯硿、油甕、香爐、茶具、花瓶、粿印、鼓椅、大水缸等日用生活器皿,實用而饒富風味,質樸而裝飾細膩,在台灣早期各窯區之中,獨樹一格。

相關文章

2023-11-01

黃紗榮先生是一位具有四十多年木雕藝術經驗的藝師,他從小學時期就開始學習神龕雕刻,並在日籍師父的指導下,掌握了繪圖與欄杆雕刻的技藝。他的刀法乾淨俐落,曾獲得全國美展工藝類首獎、臺灣區木雕藝術創作比賽首獎,並獲得大墩工藝師的稱號,具有卓越的藝術性。

2023-11-10

單志淵師事多位古琴製作師傅,此生皆投入斫琴志業,並按照古法記載,斫琴必開鑿琴頭的舌穴、聲池、琴尾的韻沼以及琴身中的天地柱,是傳統唐宋古法中最重要的「聲形韻象」的部分,能導致全面良好共鳴,保存古琴製作完整工序。亦有多位名家彈奏與收藏其作品,且擁有完整的製琴空間與設備,能正確體現古琴製作之知識與技藝。單志淵已有多位子弟長期培育中,並持續於自身樂器工坊及多所大學授業,具教學熱忱並具傳習能力與意願。單志淵遵循古法,堅持幾乎失傳之唐宋傳統,以傳統工法斫琴,於斫琴技藝上嚴謹專注,對待古琴如藝術品般,並充分展現個人技藝與時代特色,於文化脈絡下為適當者。

2023-11-09

莊武男師承洪寶真,從事傳統建築彩繪逾60年,瞭解彩繪各項工序流程,具彩、繪、畫之技能,並熟知傳統彩繪打底、工具製作之傳統知識。其彩繪佈局華麗飽滿、線條柔順流暢、用色典雅豐富、圖案運用靈活,尤以垛頭彩繪見長,為臺灣極具代表性的彩繪藝師。莊武男早年收徒多人,並持續於社區大學教授寺廟彩繪課程,長期投入傳統彩繪技藝之傳授,亦編撰打底、製筆工藝等教材,具備高度傳習意願及熱誠。莊武男熟悉傳統建築彩繪工藝與工序,並堅持採用南式彩繪工法,為文化脈絡下的適當保存者。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