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工藝之路

苗栗縣三義鄉

三義木雕-沈培澤

三義木雕-沈培澤

苗栗縣三義鄉

木雕工藝之路

三義木雕-沈培澤

2023-11-10

沈培澤師承曾進財先生,累積木雕實做經驗超過40年,從家具平面雕刻、神桌漢式雕刻及日本欄間雕刻等能充分體現木雕多樣的技藝,特別是在於線雕、浮雕、圓雕以及創意巧雕的表現非常傑出,注重雕刻工具的整備,選材與雕刻過程嚴莲,作品的巧思與巧藝,熟知木雕之知識與技術,完美地展現傳統工藝之美。沈培澤掌握相關技術,積極參與公私立木雕藝術相關單位的傳習與展覽活動多年,長期擔任木雕指導老師有傳習能力與意願。沈培澤曾任工藝之家協會秘書長,多年參加比賽及展覽,有得獎紀錄並參與各項木藝團體和擔任木雕競賽評委員在文化脈絡下為適當者,符合傳統工藝保存者認定之條件。

三義木雕源於日治時期,融合漢式與日式雕刻工藝基底,自天然奇木雕刻發展為台灣木雕重鎮,產業發展迄今已有一百年,具有文化脈絡。三義吸引眾多木雕藝師駐點創作,投入神像、人物、花鳥、蔬果、動植物雕刻等領域,延續傳統木雕工藝發展軌跡,並展現奇木巧雕等技法表現風格與藝術價值,具可追溯歷史脈絡與持續累積發展之軌跡,反映地方特色且具代表性,符合傳統工藝之登錄基準。

相關文章

2023-11-10

陳志揚先生長期致力傳統錫藝製作與研發,除了改良錫器質軟、易於泛黑之缺點,並結合紅銅、青銅、黃金以及漆彩等不同材質進行設計,亦擅長茶葉錫罐、茶杯、花瓶等創新器型製作,並發揮巧思將山水嵌入錫作,作品造形典雅、做工細緻,能正確體現該登錄項目之知識技藝與文化表現形式。技藝源自家學,熟悉錫工藝技術及相關知識,具文資保存與傳習能力。自幼跟隨藝師陳萬能錫藝,具備習藝相關知識,對於錫器製作相關繁複工序均能掌握,其為家族傳承四代之技藝,傳承脈絡及在地文化脈絡皆為適當。

2023-11-08

朱周貴春是大甲區的藺草編技藝保存者,他擅長立體化編法和揀花法,並且具有數十年的草編經驗。在藺草編這個傳統技藝中,以「龍鳳蓆」最具代表性,它採用鏤空方式構成龍和鳳的紋飾,編織時需要非常細心且巧妙地計算位置,難度極高,具有極高的藝術性。

2023-11-09

朝陽派(祖師張朝陽,傳張清根先生,再傳張錦濤先生),陳明山先生師承張錦濤先生。 遷居嘉義縣後,開枝散葉,傳徒張水清、洪武雄、陳明山、林丙皇、,洪武雄傳徒賴登祥,今之戲劇布景彩繪工作者,師承可說源於嘉義縣,故有「嘉義縣是戲劇布景的故鄉」之說。 (二)陳明山師承臺灣民俗戲劇布景祖師張朝陽的第三代傳人張錦濤為師,學習布袋戲、歌仔戲等傳統戲曲布景,早期曾是黃海岱、黃俊雄布袋戲團專任布景彩繪師,目前專門從事醮壇、藝閣及傳統布袋戲劇布景等相關彩繪,作品題材多以五顏六色的布景龍、鳳、麒麟等吉祥物為主。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