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文物也是當代時尚

嘉義縣阿里山鄉

鄒族傳統獵袋編織-楊新興

鄒族傳統獵袋編織-楊新興

嘉義縣阿里山鄉

既是文物也是當代時尚

鄒族傳統獵袋編織-楊新興

2023-11-09

楊新興長期在部落已故的汪慶榮耆老薰陶下很早就學習傳統編織,他對於鄒族傳統編織(狩獵袋、漁網)等用具已經有豐富的經驗及技術,尤其對於鄒族傳統苧麻製繩的技術是非常的熟練。楊新興也是目前山美部落少數能從原料取材到製成成品的鄒族人。具備完整鄒族傳統獵袋編織技術及相關知識,長期從事鄒族傳統獵袋編織。長期在部落、社區、公部門相關課程中,傳習鄒族傳統獵袋編織知識與技術。自年少即師從已故汪慶榮耆老學習鄒族傳統獵袋編織技術與知識,實踐資歷超過二十五年。



鄒族傳統編織是鄒族自古以苧麻纖維製作傳統生活器物(狩獵袋、漁網等)的重要技藝。

相關文章

2023-11-08

黃德勝是泉州派粧佛藝師陳金泳的徒弟,他的學習過程是在糊紙店裡自主摸索和師傅陳金泳的指導下進行的。起初,他在糊紙店中協助師傅,根據師傅的需要提供所需工具。在這個環境中,他無形中學到了如何製作糊紙作品。師傅並不是一直手把手地指導,多數基本製作方式他需要自己摸索,只有在遇到困難或需要訣竅時,師傅才會提供指導。

2023-11-08

林貞鐃是福州派的粧佛藝師,他在臺南市枋橋頭出生,17歲開始學習粧佛藝術,師承家族中的叔叔林利銘。他在家族傳統的指導下,學習了粧佛的技藝。直到40歲以後,他獨立創業,開設了自己的神采佛像雕塑店,並延續家族的藝術傳統至今。

2023-11-01

黃媽慶是鹿港北頭村的木雕藝術家,出生於1952年。他來自討海人的家庭,14歲起師從泉州木雕師傅阜王錦宣學習木器雕刻技巧。在學成後,他從事商業性的木雕工作,包括製作寺廟祭拜用品、欄間雕刻等。然而,隨著臺灣傳統木雕產業市場萎縮,他開始轉型,於1992年起放棄商業代工,開始進行傳統藝術創作。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