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郭挺芳出身自保守的公務員家庭,兒時會到舅父魏得璋的雕刻工作室學習雕克和繪畫,臺南高商畢業後出社會的他,以穩定家計為先,自行創業經營電器材料行,事業十分順利。一次到香港旅行時,在書店看到一本傳統藝術的書籍提及磚雕,發現「磚雕」在傳統建築裝飾中有其重要的地位,於是當時經常運用工作之餘,由第三國出入中國大陸尋找磚雕遺蹟及技藝。 因當時臺灣無人能教他這門技術,1984年(民國七十三年)正值不惑之年的他,決定結束事業,踏上藝術追尋之路,背起行囊隻身遠赴中國各地習藝,一去將近一年。初至中國安徽省之時,沒有朋友也不敢主動詢問,挺芳師租了一輛腳踏車四處尋訪,在一星期後於歙縣找到了一位磚雕師傅,便央求師傅:「你讓我住下來,教我雕磚,我刻給你看。」傳統技藝的師傅沒有教學系統、教材及手稿資料,僅能口述教學,因挺芳師具有木雕底子,經師傅指導、加上一番苦學後,從中國安徽將這門幾近式微的工藝技術帶回臺灣。
王郭挺芳的作品展現了他在磚雕藝術領域的卓越技藝和創作風格。他的作品不僅以傳統題材為基礎,還能夠巧妙地融合傳統和現代元素,呈現出現代感。他的作品構圖大方穩定,刀法細膩,內容多元,突破了傳統吉祥圖案的線條雕法,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
在臺灣的工藝界中,磚雕技術相對稀少,而王郭挺芳擅長高難度的窯後雕技法,使他成為臺南磚雕領域的傑出代表。他基於木雕技術,並赴中國安徽歙縣學習磚雕窯前、窯後雕技法,再加以個人研究摸索臺灣在地材料及個人創作風格,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深厚的個人風格,並在臺南磚雕藝術領域具有重要價值,呈現出地方特色。他的藝術作品不僅在技術上高超,還突顯了臺灣在地文化的獨特之處,為臺灣藝術界帶來了獨特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