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排灣族傳統刺繡

臺東縣太麻里鄉

排灣族(大王部落)傳統刺繡-陳利友妹

排灣族(大王部落)傳統刺繡-陳利友妹

臺東縣太麻里鄉

保存排灣族傳統刺繡

排灣族(大王部落)傳統刺繡-陳利友妹

2023-11-09

陳利友妹女士是臺灣東部排灣族太麻里區域的刺繡與衣飾製作文化傳承者。她自幼跟隨母親學習刺繡和服飾製作,以精湛的手藝和細緻的工藝受到族人的喜愛。她將傳統的十字繡技法運用於現代布料,並加入顏色鮮豔的對比色彩,呈現出多樣化且具有當代風格的作品。她的作品集合了各種刺繡技法和圖紋,展現了排灣族傳統的生活記憶和神話傳說。

陳利友妹女士的作品不僅具有藝術價值,還承載著當地文化的特色,反映了排灣族社會和生活的風貌。她的創作不僅呈現傳統文化,還融入了當代元素,具有時代性的意義。她熟知並能正確體現排灣族刺繡工藝的知識、技藝和文化表現形式,並且具有高度的傳習能力和意願。


排灣族的服飾在原住民當中堪稱最為華麗典雅之一,早期以繁複的夾織廣為收藏家所喜愛,近年來以刺繡的技巧及豐富的紋樣表現族人對刺繡藝術的天份。服飾上的圖紋大抵為象徵祖靈的人頭紋、象徵時間的太陽紋、象徵父親的百步蛇紋、象徵母親的陶壺紋及變化多端象徵自然生命的花草。排灣族刺繡的各種紋樣,例如:祖靈像圖紋、人頭紋、太陽紋等以刺繡技法創作。作品具東排灣地區的文化特色,顯現族群持續累積與發展的軌跡,更展現部落的人文與社會生活風貌。

相關文章

2023-11-01

刀具研磨技術稟承傳統,加以後續裝飾配件,即有工藝造型之美,具有藝術價值。體相兼備,手工技藝典守傳統工法,尤需極佳的經驗累積,以及長久的技藝養成。技法獨樹一格,具有歷史記憶的延續。

2023-11-08

葉勇助是臺灣粧佛技藝的傳統工藝師,他精通粧佛技法中的泥塑、木雕和脫胎造像等繁複技巧,尤其在脫胎造像方面,他的造型和用色皆具有高度的藝術性。在粧佛這個民間傳統工藝領域,脫胎造像技法已經相當罕見,而葉勇助能夠傳承並精熟這項技法,使得他的作品更加珍貴和獨特。

2023-11-09

施菊花(Muia Sunavan)的傳統布農族男子服飾代表了布農族文化中的身份和認同,這種織布技藝在物質文化和技法方面都具有價值。她使用傳統的織布工具,不僅保留了舊有的圖樣,還展現了她的創造力,使得織物圖案具有變化和多樣性。這種創新和傳統技藝的結合,使得施菊花的作品具有深厚的藝術性、特殊性和地方性。她的工藝不僅保護了傳統文化,還為布農族的藝術傳統帶來了新的可能性。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