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正值懵懂年紀的許哲彥,被赫赫有名江清露藝師收為學徒後,自此一生都奉獻給了剪黏工藝。 自清光緒年間起,臺灣開始遠赴唐山拜師學藝,其中以洪坤福派系的柯訓、洪坤福、江清露及第四代傳人許哲彥,做為北港朝天宮屋簷的重要技術傳承及維護展現,於北港立有一席之地。
剪黏工藝屬於瓷片拼貼的一種。台灣剪黏工藝源於中國南方,發展初期主要應用於民生用品,後來逐漸延用至建築,更於1980年代後開始,被廣泛應用於廟宇上。我們常見的剪黏工藝,繽紛裝飾在傳統廟宇、家祠或富貴邸宅的屋脊、垂帶屋簷以及照壁等處,其造型多樣,內容更是以神話、民間故事、戲曲等故事角色作為呈現。 「剪黏」為流行於中國福建南部、廣東東南部潮汕地區、台灣和越南等地區的一種傳統建築裝飾工藝,屬瓷片拼貼的一種,以顏色鮮豔、胎薄質脆的彩瓷器 (如碗、盤、壺等 )或殘損價廉的瓷器為原材料,使用粗鉗、鐵剪、土水工具等器具將其剪、敲、磨成形狀大小不一的細小瓷片,進而貼雕人物、動物、花卉和山水等,並裝飾於寺廟宮觀等建築物的屋脊、檐角、照壁、牆面和門窗框、門窗楣等部位。潮汕地區和越南的剪瓷雕用途還不限於建築物外部裝飠,例如潮江地區亦應用於工藝掛屏,設於客廳、佛堂內,越南應陵中的啟成殿內部以剪瓷雕裝飾。剪瓷雕的題材以吉祥如意、福祿壽喜和花鳥蟲魚、人物故事為主要內容,其工藝兼具繪畫的色澤感和雕塑的立體感,並可長年經受日曝雨淋、海鹼侵襲而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