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失傳技藝

臺南市仁德區

傳統彩繪-許良進

傳統彩繪-許良進

臺南市仁德區

傳承失傳技藝

傳統彩繪-許良進

2023-11-09


許良進師承西螺彩繪藝師許報錄,並自學油畫技藝,擅長鐳金畫法、技法獨特技藝精湛。專精繪製各種題材、作品具多樣性。色彩優美構圖精準具藝術價值。師承西螺彩繪藝師許報錄,並自學油畫技藝。擅長鐳金畫法、技法獨特技藝精湛。)台灣中生代重要彩繪藝師技藝優秀。作品分布南部各地宮廟、質量俱優。結合傳統彩繪與現代美術技法。


探究台灣本地建築彩繪源起,僅知清康熙年間黃叔璥《臺海使槎錄》中,曾提及諸羅原住民在門板上彩畫人像的案例,但却無法驗證與今日台灣漢人木構建築彩繪有何血源關係。除此,台灣傳統建築彩繪本是閩粵原鄉橫的移植來台的行業,而此手工業源流尚可追溯至七千年前的上古時代,故指台灣傳統建築彩繪是千年活化石,應非過誇之詞。 統彩繪是人類表現繪畫技藝的本能,其應用範圍相當寬廣,舉凡民生必用的木構建築彩繪、版畫、傢俱彩繪、紙絹本彩墨書畫或金石類表面彩飾等等統統涵蓋。 而在傳統繪畫中,泥金、擂金是較單純的繪畫表現,然而越單純的東西越難表現,要透過黑與白如何呈現適當的氣氛與層次,是一門深奧的學問。 台灣傳統建築彩繪之深受社會普遍關注,緣起於人和生活器物使用關係的密切,加上建築彩繪內涵所牽涉的不只是平面繪畫如何表達的問題,更是一套相當嚴謹的油漆工法如何施作的問題;因此,台灣傳統建築彩繪又被認定是漢族墾台三百年來,至今仍保有最具原鄉技藝本色的工藝類種之一。

相關文章

2023-11-09

陳利友妹女士是臺灣東部排灣族太麻里區域的刺繡與衣飾製作文化傳承者。她自幼跟隨母親學習刺繡和服飾製作,以精湛的手藝和細緻的工藝受到族人的喜愛。她將傳統的十字繡技法運用於現代布料,並加入顏色鮮豔的對比色彩,呈現出多樣化且具有當代風格的作品。她的作品集合了各種刺繡技法和圖紋,展現了排灣族傳統的生活記憶和神話傳說。

2023-11-10

保存者生平或保存團體創立沿革 魯凱族編織保存者杜夏連於1947年5月10日出生於屏東縣瑪家鄉。習藝過程 由於部落中的學習並不是藉由文字所習得的知識,很大的一部分是透過手做、口述及日常生活中所營造出來的情境,並加以學習的過程,杜夏連從小向母親學習編織,家人的編織用具皆出自於她的手。杜夏連精通編織、珠繡、縫紉與月桃葉等魯凱族傳統工藝,其作品的表現形式呈現出原住民的素樸質感。平常會以講師的身分,參加公部門委託辦理的魯凱族部落編織人才培力訓練課程,為延續魯凱族編制技藝盡一份心力。

2023-11-10

謝雅秀娘家祖傳手藝,由外祖母莊許汝(冠夫姓)和姨婆施許段(冠夫姓)傳承下來,母親謝莊蘭(冠夫姓)的五個姊妹皆習得此藝,謝雅秀從小耳濡目染,於13、14歲時開始學習纏繞線花的製作技巧,初中畢業後曾當過護士並利下班後及休假時間幫忙製作纏花,而後北上工作才暫別纏花的製作工作。直到24歲返鄉結婚才又接下家中纏花的工作,除了持續以傳統工法製作,謝雅秀也製作創新的春仔花,並利用複合媒材和傳統春仔花結合,以因應當代的潮流。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