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神鋒七星寶劍鋒芒畢露

臺中市北屯區

造劍-陳遠芳

造劍-陳遠芳

臺中市北屯區

天地神鋒七星寶劍鋒芒畢露

造劍-陳遠芳

2023-11-08

陳遠芳是一位傳統造劍技藝的保存者,他精通這門技藝中的各個工序,包括刀劍造型、裝飾、金工、木工、金屬打造和接合等,這些工藝要求細密性和技巧,同時需要巧妙地將不同材料和技法結合,展現出劍的精湛工藝和藝術性。

在當今,造劍技藝已經逐漸式微,但陳遠芳作為保存者,嫻熟地掌握著這門古老技藝的精髓。他不僅熟練各種製劍工序,還具備個人獨特的巧思和風格,使得他製作的刀劍作品在形體線條和裝飾配色方面都具有工藝美感,並且屢次獲得肯定。他的作品既具有藝術性,又體現了當地文化的特色,具有地方性。

相關文章

2023-11-08

陳忠正,自少時即展現出對畫畫的熱愛,中學畢業後開始向師承洪坤福的姨丈林再興學習「剪黏」與「交趾陶」技藝。他不畏艱辛,離開家鄉,來到宜蘭,從事基本功的學習,包括描摹、捏塑等技巧。他專心致志地磨練工藝,勤奮工作,白天修建廟頂,晚上創作大壁堵,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在幾年的努力下,年僅二十歲的他已經受到眾人的肯定,並且被譽為「囝仔師」。

2023-11-01

彭坤炎先生,是一位具有深厚漆器藝術造詣的藝術家。他於1972年開始涉足傳統唐木傢俱的折漆工作,但在1986年,他毅然決心擺脫傳統,創新堆漆的造型藝術。儘管他並未接受過完整的藝術教育,但他對於近代雕塑和超現實主義作品的熱愛驅使他將創作能量轉化為堆漆藝術,將堆漆從工藝品提升到純藝術品的地位。

2023-11-01

纏花,是一門結合剪紙、編織和刺繡的傳統工藝技術,在台灣具有深厚的歷史和文化背景。雖然官方史料中對其起源並無詳細記載,但根據部分地方志、民俗研究和耆老口述,推斷出台灣最早在清代已經有纏花工藝的存在。這種技藝被視為一般的民間工藝,具有地域性特色。 台灣地區主要由漳州、泉州移民組成,他們將福建地方的風俗和生活習慣帶入台灣,其中包括了纏花這種傳統手工藝。在廈門地區,纏花工藝至今仍然存在。早期,台灣婦女將纏花製作視為一種副業,並在婚嫁場合中使用,後來逐漸普及至日常生活和宗教儀式中。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