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古法創作

高雄市三民區

神像雕刻-義山佛店

神像雕刻-義山佛店

高雄市三民區

遵循古法創作

神像雕刻-義山佛店

2023-11-08

蘇義雄擅長遵循古法,對各類神像的造型和神態能夠表現得非常優美和圓融,展現出紮實的技藝和深厚的藝術涵養。他精通脫胎技法,擅長使用錦雕、漆線、粉線等工法,展現出細緻和紮實的功力。這些技法使他的作品具有更高的藝術價值。蘇義雄曾拜師學習開斧、入神、開光等儀式的咒語、符法和儀式。他通曉佛像在雕刻製作過程中各種儀式與法事,這使得他的作品更具傳統的神聖和神秘感。他所經營的義山佛店保持著傳統製作神像的古法。在店內,有經驗豐富的粗胚、修光、修飾師傅,他們遵循傳統的雕刻和儀式,使得蘇義雄的作品在高雄市內獨具特色,並且延續著傳統技藝的精髓。

台灣最早的神像乃是三百年前隨著移民由家鄉分香、分靈渡海而來。因此,除了保佑渡海平安的媽祖之外,多半是家鄉供奉的地方神明。待胼手胝足,新家園安定之後,便聘唐山師傅雕刻神像奉祀。台灣第一、二代神像皆出自唐山師傅之手,台灣本土的神像雕刻師傅承襲來自唐山技藝代代相傳,延續至今。 台灣的宗教信仰蓬勃發展,寺廟林立,寺廟數目年年增長,其所供奉的神明種類五花八門,且融合了佛、道、儒教各派,根據早年的統計,台灣有二四七主祀神,加上其他神明,約莫有五百種。 最普遍可見的神像為土地公、觀音、媽祖、關公、玄天上帝、佛祖。

相關文章

2023-11-10

保存者為鹿港細木作名門王漢松先生之後嗣,自十七歲起入門拜師學藝,迄今已有34年之藝術歷程,以手工古法「榫卯技術」製作,具細木作、家具製作、木質器物、家具修復之技藝,其細木作工藝精細、樸實、美觀尤擅「異木鑲嵌」,以造型為勝、以鑲嵌技法為奇,穠纖合度的優雅古風與現代設計的功能並具,符合「傳統工藝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第1款。泉州派的做法,以古法製作榫卯家具,更於幾所大學院校講授「台灣傳統細木作家具」課程,曾任文建會(現今文化部)「台灣傳統細木作家俱技藝傳習計畫-傳習師」,具傳習能力及意願,能完整記錄工法,且傳承兒子王維元(第3代),符合「傳統工藝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第2款。曾多次獲得國家工藝獎佳作獎、傳統工藝獎等獎項,符合「傳統工藝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第3款。

2023-11-10

陳敦仁出身傳統彩繪世家,為中部具特色之傳統工藝陳穎派之後人,熟練穎川堂彩繪製作流程,深諳傳統彩繪之各項技藝工序與表現形式。可獨立從地仗層施作至完工,彩繪風格清雅、疏朗,具藝術價值。積極承接寺廟彩繪和重髹工作,參與彰化元清觀、慶安宮、孔廟、魏成美公堂、賴氏宗祠、南臺中城隍廟等傳統建築彩繪施作,具傳習能力與意願,為傳統彩繪工藝之適當保存者。

2023-11-01

「協大木器行」由李阿維先生於1962年創立,起源於台灣大溪。李阿維司精通木器製作,師承九叔公學習木工技藝,並於台北胡回邦家具工廠磨練技藝。在台北開設木器製作工廠後,於1959年回到大溪,創立「協大木器行」。他堅持傳統工藝,將木工、鑿花工、漆工等匠師的技藝結合,打造出完美的家具。店名「協大」象徵著匠師們合作協力,共同製作出高品質的木器。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