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老吟唱祈福

苗栗縣泰安鄉

泰雅族北勢群Pinwagi舞曲

泰雅族北勢群Pinwagi舞曲

苗栗縣泰安鄉

耆老吟唱祈福

泰雅族北勢群Pinwagi舞曲

2023-11-08

Pinwagi是泰雅族北勢群Mpaynux的傳統古調,屬於應答式唱法的舞曲。在Pinwagi中,一人擔任領唱者,而眾人則回應。這種舞曲通常在婚禮、喜慶或祭典等特殊場合中使用。除了歌唱之外,Pinwagi還伴隨著舞蹈。這種應答式的曲調是北勢群Mpaynux講澤敖利語的泰雅族所獨有的,而Pinwagi的旋律則根據吟唱的場合和時機而有所不同。

這個Pinwagi舞曲在苗栗縣泰雅族北勢群世代相傳,其歌詞不僅僅是日常生活用語,還包含著深刻的隱喻。吟唱的旋律多樣且內容豐富,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展現出該族群的審美意境。

然而,由於老一輩的泰雅族人逐漸老去,他們非常強烈地希望將Pinwagi的傳統知識傳承下去。中生代也願意參與這一傳承過程。透過保存和維護計畫,Pinwagi的語言和旋律得以完整地記錄下來,從而實現了傳給後代的目的。這樣的保存工作有助於保護這項獨特的文化遺產,使其能夠延續下去。

相關文章

2023-11-14

1915年(大正4年)就已經有8月24日「龜醮」祭儀的紀載,祭儀作為寺廟每年的例行祭典,但錶此祭儀已經長時間持續舉辦。因此我們可以推測「龜醮」或許早在清領時期便已出現。 喜樹萬皇宮「龜醮」的傳說,描述喜樹庄某天牽罟意外捕捉到大海龜,在眾人的決議下遭到分食,使本已修煉成道的龜精憤怒不平,進而降災於喜樹庄,有分食的庄民家當晚遭受祝融,未參與分食的民家則安然無事。後來在神明們的協助下與龜精進行調解,指示每年農曆8月24日舉行醮典祭儀,製作仙舟添載日常用品,將其焚化迴向給龜靈公,以示庄民道歉之誠意。

2023-11-14

是見證整個臺灣所有三山國王廟,多元性多元文化的代表,更是臺灣三山國王廟少數直接在戰後而且是從河婆這邊移民過來的河婆客家所進行的習俗。河婆客家人在屏東,雖然人數不多,但是節慶習俗非常特殊,非常具有傳統性。臺灣僅見之「紙炮篙」迎神廟會,頗具在地特色;「紙炮篙」民俗與三山國王、張木坑公王與韓指揮大使等神連結,係臺灣唯一信仰現象,與其他地區實有顯著差異。戰後從廣東揭陽縣移居到臺灣的河婆客家人,定居在屏東市林仔內的部落,每年延續祖先傳承的節慶習俗及信仰,於元宵節舉行衝竹竿炮、舉老爺的繞境活動,成為屏東市河婆客的一項特色節慶習俗文化,也是一項值得保留與延續的珍貴無形文化資產。

2023-11-06

明興閣掌中劇團是台灣少數保留後場樂隊的劇團之一,他們的演出伴奏北管布袋戲,展現了技藝精湛且具有藝術性的特點。這種演出方式在台灣已經相當罕見,使得明興閣掌中劇團在布袋戲領域中獨具特色。這個劇團的特殊性還體現在他們的師承和技藝傳承上。他們師承於林邊的全樂閣,涵蓋了操偶、文武場、木偶雕刻、服飾、頭盔製作等多個方面的技能。而這些工作都是由家族成員共同完成,這種傳統的家族式傳承使得明興閣掌中劇團在布袋戲的製作過程中保持著高水準的藝術品質。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