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老吟唱祈福

苗栗縣泰安鄉

泰雅族北勢群Pinwagi舞曲

泰雅族北勢群Pinwagi舞曲

苗栗縣泰安鄉

耆老吟唱祈福

泰雅族北勢群Pinwagi舞曲

2023-11-08

Pinwagi是泰雅族北勢群Mpaynux的傳統古調,屬於應答式唱法的舞曲。在Pinwagi中,一人擔任領唱者,而眾人則回應。這種舞曲通常在婚禮、喜慶或祭典等特殊場合中使用。除了歌唱之外,Pinwagi還伴隨著舞蹈。這種應答式的曲調是北勢群Mpaynux講澤敖利語的泰雅族所獨有的,而Pinwagi的旋律則根據吟唱的場合和時機而有所不同。

這個Pinwagi舞曲在苗栗縣泰雅族北勢群世代相傳,其歌詞不僅僅是日常生活用語,還包含著深刻的隱喻。吟唱的旋律多樣且內容豐富,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展現出該族群的審美意境。

然而,由於老一輩的泰雅族人逐漸老去,他們非常強烈地希望將Pinwagi的傳統知識傳承下去。中生代也願意參與這一傳承過程。透過保存和維護計畫,Pinwagi的語言和旋律得以完整地記錄下來,從而實現了傳給後代的目的。這樣的保存工作有助於保護這項獨特的文化遺產,使其能夠延續下去。

相關文章

2023-10-13

二結王公廟肇基於漢人拓墾蘭陽平原之初,其神名「古公三王」,乃中國福建漳浦湖西坑之地方神祇,為奉祀南宋末年抵抗蒙古犧牲的三位義士。清乾隆51年,先賢廖地捧奉古公三王本尊渡海來臺,奉祀於噶瑪蘭之濁水溪(今蘭陽溪)南畔的二結庄。

2023-11-06

莊萬枝,生於昭和11年(1936),馬公東衛人。民國38年(1949)曾隨舅舅學習拳頭功夫。 東衛於清朝時期武館盛行,自然發展出獅陣,涼傘技藝雖不像獅陣那樣熱鬧,卻需紮實武術基礎。涼傘為神物,不能隨意放置或不尊重,更不得作為武器使用。多數拳頭師拿起涼傘,從原本的遮蔽及開路用途衍化出特殊技藝,套路常為廟宇之有形元素、道士步或為拳頭步。涼傘套路皆無圖形,師傅僅動作示範,言語傳授。

2023-11-13

苓仔寮位於將軍區苓和里、保源里之內,是將軍區內的大聚落之一。苓仔寮以主祀「池府千歲」的「保濟宮」為聚落公廟。 苓仔寮先祖自中國移民來臺,將植棉、手工彈被及手工紡織技術傳入此地,逐漸發展成為製被產業聚落,並以此工藝聞名,素有「棉被巢」、「棉被窟」之稱。苓仔寮因農業社會草寮及棉被產業較為畏火,怕發生火災,而逐漸發展出於 冬至前夕「送火王」之俗。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