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榮累積四十年的布袋戲偶雕刻的經驗,青年時期的作品不僅承襲的泉州花園頭的精髓,中年後因製作黃俊雄電視金光布袋戲的戲偶而享盛名,所刻戲偶能掌握戲中人物的性格與外貌特徵;近年霹靂布袋戲當紅,林邊師亦能求新求變,與時俱進,為高雄地區傳統布袋戲偶雕刻技術保存者之個中翹楚。其個人亦致力於各類偶戲的戲偶收藏,對保存傳統偶戲不遺餘力。
林邊師出生於屏東縣林邊鄉水利村,民國42年出生,13歲開始學習刻布袋戲偶,他的岳父的父親為鄭全明,與布袋戲大師黃海岱同輩,丈人為鄭來發,並向大舅子鄭寶琳學刻偶,但也偶爾充當演出時打雜的夥計,如打電光,而當時已是放唱片演出,無文武場,他在學習兩年半後出師,出師後仍在戲團裏工作,也曾在屏東林邊的佛店幫忙,因此習得刻佛像的技藝,當兵後於民國64年到高雄開設華山軒佛店,民國66年結婚,在民國70年之際為黃俊雄刻布袋戲偶,因此聲名遠播,其布袋戲偶雕刻與神像雕刻皆為專業界所稱道。
布袋戲自清治中期輾轉傳入臺灣後,隨著戲劇演出形式的逐漸改變,其戲偶之造型、尺寸等亦產生了極大的變化。在1940年以前,臺灣戲班演出以古冊戲、劍俠戲為主,故普遍使用中國泉州製之布袋戲偶頭,其中尤以江加走的「花園派」及黃良司、黃才司的「塗門派」為代表,其作品分別被稱呼為「花園頭」與「塗門頭」。江加走一生雕粉偶頭無數,其中大部分皆銷售來臺灣供本地戲班使用,據聞數目可達萬件以上,後其子江朝鉉、孫江碧峰繼承家業,而「塗門派」則於清末亡佚。在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後,布袋戲偶頭逐漸輸入不易,因此臺灣雕刻師傅開始嶄露頭角,如彰化的徐析森,其本業原為神像雕刻(粧佛),在1940年代即嘗試雕製布袋戲偶,並得臺灣戲班所樂用,後其子徐柄垣亦克紹箕裘,另還有許協榮、沈春福、陳忠榮等人,皆為臺灣傑出的刻偶師傅。布袋戲偶自外台戲、內台戲、電視演出等時期,戲偶尺寸由一尺二逐漸加大到三尺三,偶頭的活動機關、粉彩方式等呈現出了有別於中國閩南區域之造型藝術,更發展出繽紛多元的地域性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