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雕刻藝術顛峰

臺南市北區

茄苳入石柳-陳南陽

茄苳入石柳-陳南陽

臺南市北區

傳統雕刻藝術顛峰

茄苳入石柳-陳南陽

2023-11-08

陳南陽是台灣傳統木雕工藝的傑出藝師,他於1960年畢業後,跟隨陳火木藝師學習茄苳入石柳工藝。在學徒時期,他主要專注於學習木雕的基本技巧,從辨識木材到研磨木工工具,逐漸熟練各種刀法。他在學徒時期學習了茄苳入石柳工藝,並在1962年出師後開始進行廟宇雕刻工作。

在早期,他參與製作日本外銷的「欄間雕刻」,主要負責繪製雕刻所需的圖稿。後來,他回到台灣,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繼續從事傳統木雕工藝的製作。他與陳火木之子陳燦亨藝師合作,共同製作茄苳入石柳製品,其中南陽師負責繪製畫稿,交由陳燦亨藝師實際製作。

雖然在2000年代後,陳南陽與陳燦亨分開,在各自的工作室獨立工作,但他仍持續提供畫稿給陳燦亨藝師使用,並延續傳統木雕工藝的傳承。陳南陽的工藝技巧和繪畫才華使他成為台灣木雕工藝領域的重要人物,對於這門傳統藝術的保存和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相關文章

2023-11-08

張貴珠、張鳳英母女熟悉完整全套之賽德克族傳統織布工藝,舉凡製作線材乃至織作之各式技法無不精通,尚持有對傳統賽德克族織藝最上乘之禮服織作技術-puniri(經挑)技法之四種圖紋,該技法puniri(經挑)技藝最具南投賽德克族之在地特色,其紋樣及用色深具族群識別的功能,與同樣具織布工藝之鄰族花蓮縣的太魯閣族,仁愛鄉及以北的泰雅族殊異。目前霧社地區僅張貴珠母女保有最完整之puniri(經挑)技法,其技藝於在地無人出其左右,堪稱一絕。

2023-11-08

黃蘭葉是一位具有超過40年職業生涯的西陣織工,她精通西陣織的綴織技法,從材料的採集、染色、織造,到最後的繡裝,完整地掌握了緙絲的各個製作過程。除了在謀生技能方面嫻熟之外,她還擁有獨特的藝術靈感,能夠展現出獨特的構圖和配色美學。她的作品典雅莊重,質感細膩,並且曾經多次參賽並獲得大獎的肯定。她直接繼承了日本綴織工藝,同時也間接傳承了中國古代緙絲的傳統。

2023-11-01

無論從傳統到創新的風箏在造形上,色彩上均具有美術價值,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二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一目,具藝術性。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