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僅存竹盾工藝師

臺南市關廟區

竹籐盾牌製作-翁明輝

竹籐盾牌製作-翁明輝

臺南市關廟區

臺灣僅存竹盾工藝師

竹籐盾牌製作-翁明輝

2023-11-08

翁明輝的繼父方老莊是製作竹盾的師傅,他在1959年向隔壁的清水祖師廟借了一面盾牌參考。因為當時關廟有廟會活動,陣頭急需使用盾牌,繼父將借來的盾牌賣給了陣頭。但當他要重新製作盾牌歸還給原主時,他卻突然罹患青光眼,加上重感冒,導致雙眼失明。在這種情況下,翁明輝接手學習如何製作盾牌。繼父解釋製作步驟,母親則在旁協助指導,最終完成了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也開啟了他的盾牌製作生涯。

在1950至1960年代,關廟和龍崎地區幾乎每家每戶都在生產竹編用品,除非是較富裕的家庭,否則都在製作竹編產品,有時甚至還會將高級竹器外銷到國外。翁明輝當時製作的竹編產品主要是最基本的粗製品,例如5尺半、6尺,甚至製作達到8尺(約242公分)的大型竹編器具。他會根據客人的要求製作不同樣式和大小的竹器。


臺南市關廟區因為位於北迴歸線以南,氣候溫暖,關廟及鄰近地區竹林茂密,盛產長枝竹,亦有刺竹與綠竹。明鄭時期,先民開墾就地取材,拿竹子製作農具及生活用品,多數竹工藝屬於粗竹工。日治時期,婦女小孩以做竹器作為副業,生產籮筐、罩籠、菜籃、畚箕及斗笠等竹器,並輸往日本本土。 在臺灣一般宮廟的陣頭表演中,多能看到宋江陣,其陣形源自章回小說《水滸傳》宋江攻城所用的武陣。陣頭的兵器有頭旗(烈火旗)、雙斧、杈、月牙鏟、鉤、雲南斬馬刀、齊眉棍、雙刀、關刀、盾牌與短刀、鐵棍、傘等,其中「盾牌」則是用以掩蔽身體、抵禦兵刃矢石的防禦性兵械。因此,訂製盾牌的也多是傳統宮廟的宋江陣。

相關文章

2023-11-10

師承關係:徐析森─徐炳根、徐炳標、徐柄垣─徐世昌、徐世河。木偶雕刻在徐家已傳承數代,徐柄垣的父親徐析森是彰化頗負盛名的神像雕刻師。日治末期受戰事影響,臺灣掌中戲團木偶來源無法再從大陸取得,劇團乃前來彰化向徐柄垣之父徐析森訂製戲偶,「阿森仔頭」偶頭雕刻在工藝精巧,在布袋劇團備受肯定。徐柄垣在出生於木雕工藝世家,從小耳濡目染,十六歲開始正式學藝,木偶之外,也雕刻佛像與人頭像。.從第一代徐析森創發,到第二代徐炳根、徐炳標、徐柄垣三兄弟傳承,如今來到第三代,由徐世昌和徐世河承襲技藝,其中徐世河畢業於臺中明道中學美工科雕塑組,接受專業美術訓練,加上從小就在父母身邊幫忙,一點一滴學習著戲偶雕刻的技藝,雖然曾經想出外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在民國82年(西元1993年)以後,父親為霹靂布袋戲刻偶的工作量相當大,他便偶爾返家幫忙佛像生意,也逐漸體會家族技藝薪傳的重要性。如今已得父親幾分真傳,延續「巧成真」戲偶雕刻事業。

2023-11-09

羅美玉女士是一位熟知並能正確體現魯凱族傳統刺繡工藝的傳承者。她具備豐富的知識、技藝,並且持續傳承刺繡工藝已經超過三十年。她的作品「魯凱族情侶裝」展現了魯凱族傳統元素和技法,同時保留了原本的精髓,顯示她對魯凱族刺繡工藝的深厚了解和應用。她的創作不僅有藝術價值,還具有文化意義,能夠追溯該族歷史脈絡,並展現持續累積與發展的軌跡。

2023-11-09

徐惺惠工藝師從小跟著母親學習藺草編織的技法,自小學畢業後就以藺草編織為業,擔負起家庭生計,雖然辛苦但卻磨練出一身精湛無比的藺草編織技藝,從藺草備料工作至整個產品的編織,均能獨力完成。徐惺惠工藝師對於藺草帽的編織技能極為擅長,廣泛利用於各類編織技法展現於作品裡,創作出極有特色的藺草帽。
Scroll to Top